"威尼斯商人"喬納森·普雷西:吝嗇鬼也有值得憐憫的東西

童薇菁

2016年09月23日08:03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吝嗇鬼身上也有值得憐憫的東西

美劇 《權力的游戲》剛剛橫掃艾美獎多個獎項,轉眼劇中精彩的反派人物“大麻雀”喬納森·普雷西就來到了上海,這一次,他為著名的吝嗇鬼夏洛克“代言”。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最新制作 《威尼斯商人》 昨夜在東方藝術中心開啟申城首演。67歲的喬納森憑此角色重歸戲劇舞台,但他卻說:“演夏洛克? 那個著名的吝嗇鬼? 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採訪中談到 《權力的游戲》,“大麻雀”的回答同樣率真:“直到第五季有這樣一個令我心動的角色出現前,我都沒有看過 《權力的游戲》。好吧,沒想到打開第六季的劇本,竟然把我寫死了,我太傷心了。”

《威尼斯商人》 是莎士比亞早期創作的喜劇作品,故事講述了猶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貸給為人寬厚的安東尼奧,並借此設下圈套。在智慧的少女鮑西婭等人的幫助下,夏洛克的陰謀不僅沒能得逞,反而令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在這出諷刺喜劇中,最負盛名的橋段莫過於“一磅肉”,無法還款的安東尼奧被夏洛克告上法庭,要求割肉償還。每每演到此,台下的觀眾對狡詐的夏洛克總是恨得牙痒痒,噓聲一片,見到夏洛克受到懲罰,又連連叫好,這是從原始莎翁劇場演出就有的熱鬧場景,在露天的環形劇場裡,演員能感應到觀眾最直接的反饋。

“夏洛克在人們心中簡直就是惡棍的代名詞。”但在喬納森眼中這個幾乎定型的反派人物,“身上仍有值得憐憫的東西,我想讓觀眾感受到這一點。”

此次,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的 《威尼斯商人》 走入世界巡演,想讓觀眾看到“莎士比亞的兩面性”。莎翁以多元的角度來探討早期資產階級社會中關於金錢、法律、宗教等社會議題。包括喬納森在內的每一個演員,都嘗試著為自己的角色“辯解”,尋找另一面。凱文解釋說:“夏洛克和安東尼奧,鮑西亞和杰西卡,他們的身上互相有對方的影子。我們不再發掘人物的不同,反而是相同之處更令我們關注。”

在過去的一年中,《威尼斯商人》巡演至美國林肯中心、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幾乎場場爆滿。美國劇評人這樣評價喬納森的表演:“他將夏洛克的痛苦和煎熬表現得如此生動,觸動我們內心的是人性最本質的愛和慈悲。”喬納森不改動莎翁寫下的一字一句,通過出色的表演重新塑造人物形象,令人吃驚。

這位第48屆戛納影帝和許多歐美當紅明星一樣,也是一位舞台“出生”的戲骨。上世紀70年代,喬納森·普雷西出演過 《馴悍記》 《哈姆雷特》 等莎翁名劇,兩次獲托尼獎。“戲劇演員是我打的第一份工,這份工打了40多年直到現在。”喬納森說,青少年時代他就在戲劇學校的舞上,以莎劇經典訓練拓展舞台關注力和感染力,並受用至今。33歲時就演了哈姆雷特的喬納森說,接下來最想挑戰的角色是李爾王,“《李爾王》 的敘事結構充滿了史詩感”。

如果說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和其它“莎劇劇院”有什麼不同,那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保留了原始莎翁劇場的表演風格和平民化的觀演形式。露天環形劇場,令舞台與觀眾沒有交流隔閡,不依賴舞台裝置和燈光、音效,僅僅依靠好的故事和扎實的劇本、強有力的表演,和取之於自然的陽光,就能夠完成真正的戲劇。此次被搬入鏡框式的大舞台,凱文表示將還原這份“原汁原味”,觀眾席場燈將不作關閉,宛如在白晝中演出,演員能看到台下的觀眾﹔而觀眾會看到打著鼓、吹著傳統樂器的樂手在台上暖場,“演員與觀眾之間沒有屏障,就像400多年前的演出那樣”。

(責編:鄒菁、蔣波)

推薦閱讀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 首批捐贈文物入藏,標志著國家南海博物館藏品征集工作邁出了扎實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個人收藏者捐贈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機構捐贈或意向捐贈1000多件藏品”【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 “‘中國故事’隻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