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恩稱拍《精絕古城》痛並快樂著。
《精絕古城》備受關注。
電影《盜墓筆記》的票房尚好。
《老九門》由南派三叔擔任編劇。
近年來探險題材影視作品頻頻出現,但觀眾和書粉的吐槽聲也多,呼吁不要再“毀原著”,后來者能否改變這一局面?由靳東和陳喬恩主演的《精絕古城》將於12月26日登陸東方衛視周播劇場。該劇的制作人侯鴻亮和導演孔笙團隊出品過《琅琊榜》,被稱為“國劇門面”,但他們是第一次嘗試這種題材,還是讓人擔憂:關注度能否轉化成美譽度?這個懸念要等到播出后才能揭曉。 策劃:徐暉 撰文:廣州日報記者 曾俊
觀察
探險IP吸引力足,口碑喜憂參半
品質看重“視覺”
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熒屏,探險題材都是盛行的類型,像《盜墓筆記》《老九門》《尋龍訣》《九層妖塔》等,參演的演員都擁有超強人氣和高關注度。這個題材的作品還陸續有來,《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由張藝興擔綱,《盜墓筆記2》未拍已鎖定播出平台,阮經天飾演胡八一的網劇《黃皮子墳》也正在熱拍。一些傳統影視導演像孔笙、管虎、鄭保瑞等都紛紛下水拍攝系列網劇,足見此類題材的吸引力。
因為這一股影視投資的東風,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南派三叔在經過十年的默默寫作之后,都能借此身家上漲,他們還分別成立了相關影視公司進行投資,盡力把控自己作品改編的主導權。
南派三叔說:“我把《老九門》當作一個IP母體,它會裂變,各個人物又會認識新的角色,就像《綠箭俠》帶出了《閃電俠》,是這樣的自我繁殖模式。市場變化太快,唯有不斷地把小說開發成產品,才能讓人記住你,才能體現小說的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就放棄影視作品的質量,品質高於IP本身。”至於品質中最看重的是什麼,他認為是“視覺”:“包括道具、場景、服裝,比如美國大片裡所有的一切價值會依托於視覺符號去傳遞。中國不缺好的編劇,也不缺好的特效,只是在由文字轉化為影像時,缺了一點兒感覺,概念設計上還可以更好。”《老九門》的制作人白一驄對此也贊同:“傳統的導演對視覺重視度不夠,是因為他們的審美不夠,他們活在過去那個時代,沒看過動畫、漫畫,所以視覺上的思維打不開,這是核心。”
觀眾怕“辣眼睛”
投資這麼火熱,那已經亮相的作品口碑如何?答案是“喜憂參半”。最易受吐槽的是“辣眼睛”的后期特效,因為這個題材的文字通常是具有神秘性的,被影視化之后就缺少了想象空間,改編始終無法得到更多大眾的認可。比如網劇《盜墓筆記》中的特效五毛、故事支離破碎的負面聲音還未走遠,電影版今年上映時,雖然票房尚好,但同樣被批評,“場面還是那麼粗糙,玄幻就是無邏輯的瞎編”。
而盡管《老九門》是由南派三叔擔任編劇,改編已經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了,各個主角的刻畫也都贏得了原著迷的認可,但還是有挑剔的網友認為,畫面水平不夠吸引人,比如經典場景缺乏足夠描寫,對於驚悚氣氛的營造有缺失,“無法體現文字帶給人的欲罷不能的感覺”。
人物塑造上,觀眾更愛演技派,比如陳坤在《尋龍訣》中塑造的胡八一,相對來說得到不少觀眾認可,目前該片的評分較高,“基本滿足了我對國產大片的想象,陳坤的演繹是整部戲最大的看點”。 現場
侯鴻亮:口碑要看觀眾評價
在昨日的發布會現場,導演孔笙透露,劇組本來給靳東等主演安排了替身,但他們堅持不用,拍騎駱駝的戲時,靳東被駱駝摔了下來。
編劇白一驄表示,該劇對原著的還原度高,涉及一些驚悚和懸疑的部分,但最終能在熒屏上呈現多少,還不得而知。之前他操作過同類型的《老九門》,他坦言,這部新劇因為有了靳東的存在,所以是演員演技最扎實的一部,“侯鴻亮和孔笙的團隊加入是我最興奮的事,審美要求很高,是真正當成作品來做的”。
侯鴻亮則直言,第一次嘗試這類題材很忐忑,創作時間有點短,具體口碑要看觀眾評價。
訪談
靳東:不允許自己拍特別爛的劇
廣州日報:胡八一在書迷心中的期待值很高,怎麼看待這種關注對你的影響?
靳東:我看拍的劇本,按照我的理解去演。胡八一離我們的生活更近,胡八一所經歷的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生活,我經歷過,所以能夠更准確地抓到那個時代的氣息和那時候人的舉止。
廣州日報:這部戲的后期特效特別多,拍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多無實物表演?
靳東:對,這也是我決定接這部戲的原因之一,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完全憑自己的想象在塑造一個人物,其實這是挺“可怕”的。導演也是第一次嘗試,所以這是一個不停探索的過程,這部戲我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看過整個后期的效果。
廣州日報:這算是拍這部戲最大的挑戰?
靳東:還好,就是花時間和腦力。這部戲的劇本每一頁都有我,把我所有的體力耗盡,87天,基本上每天早晨斗志昂揚去了現場,到了下午已經覺得連走一步都困難了。這也是我對自己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拍到一半的時候,我跟孔導說:恐怕我們把這部戲想簡單了。
廣州日報:聽說你拍戲的時候受傷了?
靳東:往事不堪回首,這是我受傷最重的一次,當時我們在拍冰川的戲,一個冰爪從高空5米多的地方砸到我腿上。我們的團隊把安全和保護已經做到了極致,還是難免出現問題。醫生最開始說我要養傷14天,劇組因此停工,這太可怕了。到了第5天,我給導演打電話要求回片場拍,到了第7天,堅持拍了。
廣州日報:這給你帶來什麼新的感受?
靳東:受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傷之后自己內心的沮喪,到了醫院,清創、縫針,患肢不能動,我覺得我們是一群不肯示弱的男人,但在醫院裡的每一秒我都過得很煎熬。
廣州日報:這部劇能成為你的代表作嗎?
靳東:我沒有想過,我不允許自己拍一部特別爛的劇,我只是盡全力做好,包括已經決定要拍,就不會再回頭。對劇本和題材的選擇,跟整個拍攝團隊所做的准備工作,演員之間的合作,我始終覺得這三點是完全缺一不可的。還是留給觀眾看完評價吧,我起碼可以保証沒有偏離以往的航道,也沒有丟失我們應該有的水准。 陳喬恩:不想一輩子被叫“偶像劇女王”
《精絕古城》中,陳喬恩一改往日形象,飾演干練高冷、有勇有謀的女探險家Shirley楊。吃沙、黑沙暴、過敏、高溫天穿棉服,以往拍攝電視劇不會遇到的困難,陳喬恩全部“享受”個遍。她坦言:“這是我最難熬也是最用心投入的一部劇,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那麼拼命,我們都痛並快樂著。”
廣州日報:之前看過原著嗎?
陳喬恩:我知道要接這部戲,才去接觸小說,看的時候覺得完全是我的菜。它不完全是探險,而是有很多想象的東西。比如說在雲南那一集有很多大蟒蛇,有一些下古洞的東西,我覺得非常好看,因為我沒有看過這麼精彩的。
廣州日報:第一次和這個團隊合作有什麼體驗?
陳喬恩:孔導這個團隊是非常好的團隊,做事很較真,特別是導演很有才華,很謙虛,也很萌,會有一種令你不由自主信服的感覺,每個人都有一種凝聚力,會給你塑造一個很安心的環境。拍攝很辛苦,殺青的時候我都哭了,很舍不得。
廣州日報:除了體力上的辛苦,比較難的部分還有什麼?
陳喬恩:Shirley楊的戲路我不擅長,之前一直看小說、寫功課,但還是很焦慮,睡不著,凌晨會起來看和背劇本,而且我要把我的台詞都寫一遍才會記下,很緊張。但是導演很好,第一個星期每天就拍一兩場,讓我找Shirley楊的狀態。我比靳東哥他們晚進組一個月,我有時候讓助理每條回放給我看,看自己的狀態。我要演Shirley楊必須端著拍,辛苦,但也是創造角色的過程。
廣州日報:之前你演偶像劇比較多,為什麼突然這麼折磨自己?
陳喬恩:我不想一輩子被叫“偶像劇女王”,煩都煩死了,“男神收割機”也是,十個採訪九個這樣問,還是希望觀眾看到我是一個演員。有很多演員會說希望有一個稱謂讓大家記住你,但有時摘掉帽子比戴上還要難,大家覺得我不會演戲,我就說我要是不會演,怎麼會演十幾年,觀眾是傻子嗎?
廣州日報:演過那麼多角色,你覺得更靠近哪個?
陳喬恩:當然是Shirley楊。每個演員不會隻有一個性格,就像一個大的抽屜,需要了可以打開任何一個,不然怎麼這麼快投入別人的人生。我會把自己的性格鏈接到角色上,我很愛冒險,膽很大,就把這一面極度放大。
廣州日報:你對Shirley楊的完成度打多少分?
陳喬恩:我覺得自己打分有點不要臉,這需要觀眾自己打分,書裡怎麼形容Shirley楊,我就希望觀眾怎麼形容我。我看過自己拍出來的東西,會感嘆:哇,像電影一樣的畫質。所以我是打很高分的,因為大家很辛苦。
廣州日報:能否透露一下明年的工作計劃?
陳喬恩:我的古裝作品少,所以明年就挑了《獨孤皇后》,她是有歷史証據的,我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