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期刊《咬文嚼字》昨天揭曉2016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這一年國際國內風雲激蕩,不少語文差錯源自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大事。《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說,此次公布的語文差錯重點關注語文運用中使用頻率高、出錯頻率高的典型差錯,重點關注出現在重大新聞、熱點事件報道中以及名人偶像所犯的差錯。街頭店招、廣告、說明,書、報、刊,廣播、電視、電影以及網絡等都全方位考慮在內。
這十大語文差錯是這樣的。航天新聞報道中的讀音錯誤:“載人飛行”的“載”誤讀為z?i。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在完成一系列載人飛行任務后,順利返航著陸。在報道相關新聞時,一些媒體的播音員把“載人飛行”的“載”讀作了z?i,而“載”應讀作z?i。經濟新聞報道中的用詞錯誤:“一籃子貨幣”誤用為“一攬子貨幣”。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簡稱SDR)的一籃子貨幣,不少媒體在報道這則新聞時,將“一籃子貨幣”說成了“一攬子貨幣”。美國總統大選報道中的量詞混淆:“任”誤用為“屆”。2016年11月,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然而媒體報道混亂不堪,有媒體說他當選美國第45屆總統,也有媒體祝賀他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事實上,部分媒體混淆了量詞“任”和“屆”。英國脫歐公投報道中的概念錯誤:“脫離歐盟”誤為“脫離歐洲”。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其結果是英國“脫歐”。有些媒體在報道這次事件時,把“脫歐”解釋為“脫離歐洲”。這屬於明顯的概念錯誤,英國脫離的不是歐洲,而是歐盟。韓國“親信門”事件報道中的詞形錯誤:“手足無措”誤用為“舉足無措”。漢語中沒有“舉足無措”,隻有“手足無措”。
十大語文差錯還包括娛樂新聞報道中的用字錯誤:“憑借”誤用為“憑藉”﹔娛樂明星的用字錯誤:“令人髮指”誤用為“令人發指”﹔體育明星的詞形錯誤:“作為”誤用為“做為”﹔廣告宣傳中常見的用字錯誤:“紳士”誤用為“紳仕”﹔常見的食品名用字錯誤:“黏豆包”誤用為“粘豆包”。
(記者 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