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書店是城市裡的人文之光

2016年12月26日08:43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溫暖的書店是城市裡的人文之光

近日,安徽合肥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引起公眾關注。深夜,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悄悄走進書店,在座椅上安然入睡。書店工作人員說,在這裡過夜的很多是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有離家出走的人和自習的學生,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包括這家書店在內,全國有10家實體書店陸續加入這項名為“城市之光”的計劃,開始敞開住宿的大門。 (新華社)
  類似的故事,其實不算陌生。杭州圖書館此前就因向流浪者開放,並強調無權讓任何讀者離開而受到輿論的一致好評。近年來,面對網絡書店與電子閱讀的沖擊,實體書店面臨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不少書店開始轉向復合型的經營方式,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將圖書與畫展、咖啡、休閑等經營組合起來。盡管加入“城市之光”計劃的書店目前仍算少見,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它們在形式上都是對於傳統書店空間外延的一種拓展。就本質而言,則是對書店文化屬性和人文態度的繼續挖掘。
  一些著名書店之所以能夠展現出持久的生命力,正在於它們很好地實現了經營與人文理念的平衡。可以說,當前一些有良好口碑的書店,除了書籍的優勢之外,更在於它們都展示了鮮明的價值觀和人文氣息,能夠成為知識分子交流思想、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同樣,收留流浪者過夜,是書店人文態度的一種延伸﹔對弱勢群體抱持人文關懷,更能體現書店的親近感。
  網絡書店的價格、便利優勢,實體書店確實難以抵抗。但作為一個實體的存在,其在空間上的優勢同樣是網絡書店無法比擬的。在過去,當時社會的文化需求被逐步喚醒,而文化資源稀缺,書店成了最具人氣和文藝氣息的地方,並扮演著為社會輸送精神養分的角色。如今,社會文化資源的供給顯著提升,購書的途徑也不再依賴於實體書店,但並不意味著書店的人文精神不再被需要,關鍵是看其能否通過形式創新找尋到自己的位置。在這個角度,“城市之光”計劃已然提供了一次值得期待的嘗試。
  外延的擴展和人文態度的激活,能夠幫助實體書店走多遠,並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旦書店的人文精神消失殆盡,就算其形式仍存在,也就不再是人們理想中的書店了。這不是實體書店的高光時代,但一家能夠促進城市精神生活向上生長的書店,為城市點亮人文“燈火”的書店,無疑將獲得更持久的生命力。 (朱昌俊)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