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也是一道文化考題

2016年12月29日08: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工匠精神”也是一道文化考題

【文化評析】

放在世界制造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是一道事關“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經濟考題﹔對照歷史坐標和社會心理,我們又會發現,工匠精神也是一道文化考題。

201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結束,據媒體報道,今年工匠精神列進了政治科目考試的考題。

一提工匠精神,人們就想到德國、日本、瑞士等國,因為它們產出大量值得稱道的精細產品。比如百達翡麗、勞力士、江詩丹頓這些手表,小小機械表殼裡,能有744個零件,最小的細如毫發,一個頂級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隻能制造出一塊。這種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恰恰是我們迫切需要的。

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我們雖一度是“世界工廠”,但在很多領域並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有很多產業工人,但真正潛下心數十年如一日鑽研技術的人並不多﹔我們有著巨大的產品產量,但粗制濫造、檔次低下的產品也不少﹔我們有一些一輩子做一件事的能工巧匠,但在世俗評價裡,他們的社會地位卻並不高……說到底,我們真正欠缺的不是工匠,甚至不是工匠精神,而是一種支撐工匠精神的“匠心文化”。

在一些制造業發達國家,一個特別精於制作鐘表、生產皮鞋乃至會捏壽司的人,會被視作“國寶”,受到整個社會的尊敬,而中國向來缺乏這樣的文化氛圍。即便是瓷器、絲綢、漆器等產品享譽世界的年代,中國主流社會對匠人也並無太高評價,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今天看來,這樣的觀念非常落后,但它對今人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每年的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都人潮如涌,而一些傳統手藝卻面臨后繼無人之困,就是例証。

培育工匠精神重在轉變觀念。現實生活中,重管理輕技術、重學歷輕技能的錯誤認識,應隨時代變化徹底扭轉。在很多發達國家,匠人收入普遍比大學畢業生要高,接受職業教育的孩子同樣被視為“家族的驕傲”,這值得我們反思。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提升其社會認可度,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匠人的文化,是培育大國工匠的應然之舉。

在研究生考試中,工匠精神是一道升學考試題﹔放在世界強國紛紛開啟制造業升級、提升競爭力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是一道事關“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經濟考題﹔對照歷史坐標和社會心理,我們又會發現,工匠精神也是一道文化考題。

打破固有的偏見,在全社會營造和確立一種推崇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的“匠心文化”,才可能有更多人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就像瑞士的鐘表匠那樣,從容淡泊、精益求精、匠心不改,畢生做好一件事,做到近乎完美。(李思輝)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