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什麼表情? 院長單霽翔“比心”

2017年02月13日07: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北京故宮什麼表情? 院長單霽翔“比心”

資料圖 神武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為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外牆所嵌“故宮博物院”五字匾額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於1971年題寫,40余年來已成為故宮博物院的重要標識,亦是觀眾參觀故宮博物院后合影留念時的經典背景。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故宮博物院院長心目中,故宮博物院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在12日的“故宮講壇”中,單霽翔給出了答案:誠心、清心、安心、匠心、稱心、開心、舒心、熱心。這是“故宮講壇”自2012年面向社會公眾推出以來的第一百講,由自詡“故宮看門人”的院長來坐鎮。兩個小時裡,單霽翔用了近七百張照片來講述《故宮博物院的表情》。現場座無虛席,不少聽眾站著聽完全程,笑聲掌聲此起彼伏。

“北京地區最早的爛尾樓”,這是說延禧宮裡的靈沼軒﹔“世界上唯一發方便面的博物館”,這是說“石渠寶笈特展”中為了讓所有排隊觀眾都能看到展覽半夜給大家送來方便面充飢﹔“愛當皇帝還是大臣自己選”,這是說打開午門中間的門洞讓觀眾進入得更加順暢﹔諸如此類的段子,在單霽翔的演講中拋洒不停,有聽眾打趣“這簡直是單口相聲的范兒”。

演講中也透露了故宮新動向,諸如開建外國文物館、考古遺址博物館以及南大庫家具館,今年3月后院裡將隻有古建沒有任何影響環境的現代建筑等等。

事實上,從單霽翔2012年初臨危受命執掌故宮博物院以來,故宮五年間的變化有目共睹:成功實現觀眾人數限流,開放面積不斷擴大,故宮文創產品口碑爆棚,石渠寶笈等精彩展覽不斷,故宮北院區建設蓄勢待發……90年的故宮博物院一展新顏。

伴隨故宮博物院的蛻變,單霽翔的演講標題也在更迭:最早是《從故宮到故宮博物院》,斯時故宮正在走出此前負面事件陰影,他希望著重強調故宮的博物館屬性,而不僅僅是個景點。

其后他多宣講《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給下一個六百年》,希望在宣講中讓更多人明白故宮要限制觀眾人數的苦心,“故宮單日觀眾最高突破過18.2萬人,這無論對觀眾還是對古建都是折磨。為了故宮的下一個600年必須限流”,這一舉措的成效在2016年底得到了鮮明體現——全年接待觀眾人次超過1600萬,刷新最高紀錄的同時還實現了“旺季不擠、淡季不淡”,除了50多天達到限流的8萬人次,其余旺季時間日均接待54800人次,淡季則達到48000人次。

此后《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成為單霽翔的宣講重點,由點及面地講述了故宮的古建修繕、平安工程,故宮的文創開發、環境清理,演講甚至成為他最好的募捐詞——正是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仍有8000萬元人民幣的缺口,並笑稱“欲捐從速”。結果在演講晚宴結束后,港商許榮茂主動認捐。

今天的《故宮博物院的表情》則是最新的演講,“我覺得用表情來說,比較平易近人”,他向中新社記者說。上任五年來,他去高校講也去居委會講,他向媒體宣講也不遺余力向各地市民宣講,足跡遍布中國內地及港澳。

“你的館舍宏大,可是70%不開放﹔你說藏品豐富,可是99%都看不到﹔你說觀眾數量龐大,可是絕大多數都目不斜視從前門走到后門。這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博物館。”在今天的演講中,他這一席話贏得滿堂掌聲。這也正是以單霽翔為首的“故宮人”孜孜以求的目標——成為世界真正一流的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應妮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