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封面。
“当一首歌刷了屏,当许巍不再神秘,你不知道,这首歌为何爆红,就像你不知道怎么又会突然有这么多人嫌弃……”将韩寒作词的《后会无期》如此改编,似乎能恰如其分地形容高晓松和许巍最近合作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在发布当天蹿红网络,又很快发生口碑转向,频遭质疑之声,两位文艺大腕儿的首度合作,上周末,先被兴奋的歌迷顶礼膜拜,后又被批评的声浪拉下神坛。一首尚在水准之上的商业音乐作品,难道就因为“太红了”,而变得魅力全失?
“苟且”三天播放450万次
上周五,由高晓松创作词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网络上正式发布。尽管只是高晓松主持的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的主题曲,也曾被老狼和谭维维都演唱过,但当许久没有发布新歌的“摇滚诗人”许巍,遇上话题一直不断的高晓松,两位文艺大腕儿首度合作的新歌,一下子就引爆了网络。刷屏盛况,颇似前两年李宗盛的《山丘》和朴树的《平凡之路》被疯狂转发的情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这是上周末网络上最红的句子,歌词引用自高晓松母亲曾经说过的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几句早已流传于网络的话,被他拿来做了整首歌的“文眼”。
现代诗一般的歌词,配以许巍略带沙哑而温暖的嗓音,平日里为了生活琐事奔波劳累的70后和80后,被这首歌点燃了青春记忆。在IT公司工作的彭先生曾是校园民谣的拥趸,“前奏一响起,我就好像回到了大学时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想起了当年的纯真的自己和懵懂的初心。听到‘诗和远方’四个字,我有股想泪流满面的冲动。”
先在音乐业内人士的圈内被褒奖与称赞,很快又感动了一大批当年民谣的追捧者、如今事业有成的70后和80后。整个周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微信和微博上频频“刷屏”。虾米音乐独家发布新歌的微博,三天内被转发了近两万次,单曲播放量近450万次,“诗和远方”是近来不折不扣的“网络红词”。
“心灵鸡汤”押上韵挺别扭
可仅仅刷了一天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网络上的待遇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乐评人卢世伟注意到,从周日起,对于这首歌的负面评价就渐渐多了起来。“我看到有人说这首歌完全无法与许巍和高晓松巅峰期的作品相比,也有人说网络上对这首歌的追捧是不理性的。”他说,“刚发表时,单曲循环这首歌还是一股潮流。好像一夜之间,赞赏这首歌反而成了件不时髦的事儿。”
高晓松和许巍的同行、民谣歌手周云蓬对这首歌给出了极为不留情面的评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歌者的苟且。心灵鸡汤押上韵,主语换上少年青年老年,就可以唱三段了……歌曲还是最终很诚实的,就是苟且。”此评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有“摇滚科学家”之称的陈涌海点评这首歌:“如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写的歌唱的歌,要拍掌称好。可是一位大老爷们写给另一个大老爷们唱的,就透着别扭的劲儿。”
在美国留学的80后小方是许巍的忠实歌迷。他说,刚听到这首歌,自己激动得单曲循环了一下午。“可看多了网上追捧高晓松和老许的文字,我心里反而觉得不舒服。没必要把这首歌拔得这么高。”和小方持相似观点的人不少,在文艺青年集聚的知乎网站上,排名靠前的答案,无一不是对歌词的戏谑和对高晓松的调侃,其中不乏说这首歌是高晓松的凑合之作、鸡汤营销,以及批评他为了“诗和远方”几句歌词硬写了整首歌。
本非神曲何必供上神坛
是华语乐坛久违的感人神曲,还是音乐商人流水线操作出的心灵鸡汤?对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争议不断。卢世伟认为,这首高晓松的新作是一首经得起品味的好歌,也在他与许巍作品一贯的水准之上,“这首歌无论是旋律还是词作水平,相比起近年音乐界流行的各类粗制滥造的‘神曲’,都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但远没有达到值得顶礼膜拜的程度。既没有必要将其过分拔高,也没有理由因为其成了‘网红’,因为它商业上的成功,就对歌曲的质量进行贬损。”
而为何对于同一首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明显的评价差异,他给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起初,歌迷追捧这首歌,可能是因为太久没听到许巍的新歌,又是和高晓松的首度合作,惊喜的心情会给这首歌加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曝光及讨论,人们很容易对这首歌心生厌倦,造成了一股‘反潮流’。”
“文艺与商业并不对立,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文艺青年,高晓松把自己的价值观熬成了一锅美味的鸡汤端给人们喝,歌曲做得精致,价值观也传达得精准。”乐评人邓柯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高晓松成功的商业作品,是对自己文艺资源的一次绝佳整合营销。在他看来,“只用一首歌,它就把自己的音乐作品、脱口秀综艺以及作为老板的数字音乐平台串连了起来。只将这首歌视作中年音乐人在贩卖心灵鸡汤,那是把高晓松想简单了。”
本报记者 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