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冯小刚:《一九四二》照见生命的卑微和坚忍【4】--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对话冯小刚:《一九四二》照见生命的卑微和坚忍【4】

对话嘉宾:冯小刚(导演)  本报编辑:董  阳  任姗姗

2012年11月30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白修德把文章发到《时代周刊》上,英美政府开始给蒋介石压力,他不得不作出赈灾的决定,但粮食到了河南并没有发到灾民手里,被各级官员给贪污了,官员又和商人勾结,拿着粮食到逃荒的队伍里去买女人和小孩。因此蒋介石的赈灾决定,最终导致的是灾民卖儿卖女。日本人用了一个更毒辣的方式,他们拿军粮给这些灾民,来瓦解民族的人心。所有的人都在利用灾民,但却没有给灾民真正的帮助。所以你看,他们之间互相不见面,但是他们之间发生的这种关系,就像一碗杂拌粥。

  编辑:电影描述人性的复杂还表现在灾民身上,作为导演,你似乎并没有因为灾民处于弱势地位而一味同情,电影中他们的弱点和性格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冯小刚:对。灾民们遇到这样的灾难,不去追问是谁把我弄成这样的,而是说我命不好。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一点没错。一个民族走到今天,虽然不断地有农民起义,抵御外敌入侵,但更重要的,这个民族仍在靠着忍耐活着。知识分子靠写诗、画画让自己从灾难中抽离出来,民间就弄些《步步高》、《喜相逢》这样的小调,给自己一种麻痹。在树皮已经吃光,靠吃柴火来满足咀嚼需要的情况下,老百姓仍然还对统治者抱有幻想。

 

(责任编辑:黄维、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