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陵"挖掘引争议 政府回应:墓主身份不确定--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永宁陵"挖掘引争议 政府回应:墓主身份不确定

2013年05月07日13:55    来源:深圳晚报    手机看新闻

  前不久,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对外公布在栖霞区狮子冲北象山南麓发现两座长16米、宽约7米的大型南朝墓葬,推测墓主或许是陈文帝陈蒨及其陪葬者。目前,随着工人的掘进,两座古代大型墓葬的形制已经清晰显现。4月30日,著名文化学者吴树发出一条题为《南京!南京!请停止发掘六朝帝陵!》的微博,痛斥南京对“永宁陵”南朝陈文帝陵墓的挖掘,违反了不挖帝陵的考古“铁律”。一时之间,南京的挖掘工作引起了一场超越文管业的社会性轩然大波,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这到底是不是一座帝陵(注:考古仍在进行,尚未最后确认,以下简称“永宁陵”)。

  争议:是帝陵就不该挖

  上世纪50年代,针对明定陵万历皇帝陵墓的发掘因科技水平有限造成重大文物损失,周恩来总理事后批示:今后不许发掘帝陵。1987年、1997年,国务院又分两次正式发文,强调暂不发掘帝王陵。不挖帝陵成了文博界的“铁律”。

  而这两座大型墓葬很有可能是陈文帝的陵墓——这个推断实际上早为学界及民间所认可。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大墓南距350米处,自古矗立着一对石兽,东兽为双角天禄,西兽为独角麒麟。著有《六朝陵墓及其石刻》等著述的南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罗宗真教授介绍,要区别南朝墓葬是皇帝还是王侯,可以看墓前石刻,“麒麟为帝,辟邪为侯”。

  今年2月初,南京市文广新局负责人对媒体公布,这两座大墓应为南朝帝陵,而且墓主极有可能为陈文帝陈蒨及其陪葬者,并再次宣布拟在此修建南朝石刻遗址公园。

  南京大学学者姚远认为,如果没有麒麟等地标,在基本建设前的考古工作中偶然发现,那不属于主动发掘帝王陵,但发掘地处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有石刻等明显的地表标识,在几可判断为帝王陵的情况下,具备了“不挖”的条件。

  回应:墓主身份不确定

  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发掘“永宁陵”的理由有二:一是为建设“六朝石刻博物馆”而进行“抢救性发掘”;二是“永宁陵”的身份尚未最后得到确定。

  南京市主管考古的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张主任介绍,“我们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到了发掘证照。“永宁陵”考古是在为这一带的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墓地考古不算是发掘,只是勘探和试掘。墓葬也不属于石刻(国保单位)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做考古调查,为了以后在那块地里建设遗址博物馆。”张主任承认,像乾陵、秦始皇墓那些有定论的帝陵,肯定是不能动(主动发掘)的,因为现在还没有技术来保护文物,除非是抢救性发掘,或者是在盗墓贼盗墓了后不得不发掘。但对于“永宁陵”来说,即使有麒麟石刻,也不能证明它就是帝陵,“可能是石刻挪过位置呢”?

  南京市文广新局宣教处处长金文林认为,之所以把发掘定义为“抢救性发掘”,理由有二:“一是现在古墓葬周边都是现代公墓,古墓被蚕食得很厉害,我们要把那里一大块(通过发掘)保护起来;二是要配合遗址公园的建设。”(马君桐)

  相关链接

  永宁陵

  陈蒨(公元522至566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高祖武皇帝陈霸先长兄陈道谈的长子,陈朝第二位皇帝,在位7年后亡。永宁陵是南朝陈文帝陈蒨的墓葬,根据《陈书·本纪第三·世祖》记载,陈文帝死后“葬永宁陵”。在狮子冲自古就有一对石刻分别为天禄与麒麟,按照南朝的陵寝制度,它们“守护”的应该是一座南朝帝陵,由此,文保部门认定这对石刻为“永宁陵石刻”,国保单位标示碑的文字说明,永宁陵是南朝陈文帝陈蒨的墓葬。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