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一家剧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张贴近期公映电影的海报。
疏 影
1913年5月3日,根据印度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改编的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上映,标志着宝莱坞诞生。100年后,宝莱坞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好莱坞的全球第二大电影王国,平均每年生产电影800至1000部。据全球咨询公司毕马威提供的数据,印度去年的电影产量近1500部,预计在未来5年内,这一产业的规模将从20亿美元增至36亿美元。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印度电影依然维持7%到10%的年增长率。
宝莱坞商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对其内涵的质疑一直存在。世纪之交,电影制作在印度赢得了正式的产业地位,印度政府开始鼓励外国公司如福克斯、迪士尼等对宝莱坞进行投资。但是,伴随着制作技术的飞跃,好莱坞电影讲故事的技巧并没有进步,电影情节套路化、妇女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单纯复制好莱坞等仍是制约宝莱坞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电视节目、互联网和全球各地的电影越来越丰富,宝莱坞电影被认为无法满足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的需求。
面对现状,一些电影人和评论人士深思印度百年电影业的变迁。从早期多改编自印度神话的故事片,到如今被一些观众和影评人诟病为花哨艳俗、不切实际的流行大片,不少人抱怨如今的宝莱坞影片十分肤浅,对社会紧迫问题视而不见,一味重复商业化套路。宝莱坞导演兼制作人马赫什·巴特说:“电影有意淡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正在遭遇一场‘叙事危机’。”
电影评论人士阿努帕玛·丘普拉认为,印度电影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那时,印度涌现了许多著名导演,如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导演之一的萨蒂亚吉特·雷伊。当时,刚刚独立的印度正急切地寻找身份认同,1957年出现了由梅赫布·罕执导的热门电影《印度母亲》,该片是将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民众诉求相结合的典范。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印度电影业在彩色电视机问世、盗版猖獗和对黑社会资金的依赖中挣扎,可贵的是平行电影流派依然专注于现实主义。马赫什·巴特于1982年拍摄的电影《意义》讲述了一段婚外情故事,刻画了一位坚韧的女性角色,被誉为打破印度电影业“黑暗时代”的开拓性事件。
现在,印度许多新锐导演开始尝试突破,以期摆脱单一的“宝莱坞模式”。随着宝莱坞开始开辟新领域,逃避现实的影片正在让位于情节更加新颖的电影。电影《孟买之音》导演之一班纳吉说,打造这一趋势并非容易的事情。即将上映的《果阿猎人》联合导演拉吉·尼迪莫鲁认为,变革刚刚开了个头。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