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潭百瀑水连天
现步道
原步道
现车道
现村民农家
现山门
原山门
时急时缓的趣味漂
本报记者 刘春香
十年,一颗小树成长为参天的大树,一个翩翩少年也将进入沉稳沧桑的成年。而十年对位于新乡南太行的八里沟景区来说,是一次神奇的嬗变,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更是一次次产业的不断引领。
这里不仅拥有被誉为“太行之魂、中华风骨”的典型南太行风光,更创下了河南旅游界和中国旅游史上的一个奇迹。
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在2002年,年接待量只有8万人的深山沟沟,会在10年之后,成为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旅游收入达到3200万元的河南著名十佳景区。
八里沟景区嬗变的10年,被人们称为“八里沟效应”。
八里沟带富了松树坪
松树坪,新乡南太行一个普通的小山村,10年前,因北京龙脉温泉的入驻,如今已经成为河南乡村旅游的典型。
2002年,松树坪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是周围出了名的贫困村。2012年,松树坪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0000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看,那边那个山石坑,那就是俺们过去过生活的财神爷,如今我们这里没人靠挖石头过日子了。”指着远处山上的崖壁上的一个凹陷,在八里沟景区摆摊卖纪念品的松树坪村村民老郭大发感慨。
靠山吃山,曾经是辉县上八里镇松树坪所有的收入来源。
砍树、炸山、挖石头,这个深山沟里的小村落,村民们为了维持生计,祖祖辈辈都是从山上掠取着一切能提高自己收入的东西。
“那时候整个松树坪村只有三辆汽车,还都是拉树桩、拉石头的,其他的生活用品都是用小三轮从山外面运进来的。”“嫁女不嫁松树坪”,成了对松树坪村村民当年贫穷尴尬现状最好的诠释。
2002年7月2日,在北京久负盛名的龙脉温泉疗养院与辉县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开发八里沟的合作协议。这也成为中国第二个,河南第一个民间资本进入河南旅游业开发的先例。
八里沟的民营注资旅游开发,让松树坪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旅游与地方经济产业齐飞,景区与群众共荣,成为八里沟景区的目标。
“景区的开发,考虑的不仅仅是公司的盈利,更多的应该是启动旅游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社会责任。”八里沟景区董事长刘琼莹告诉记者,在八里沟风景区成立后,公司采用了生态治理、新农村建设、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首当其冲的,就是带动当地的农民收入结构转型和进行新农村建设,改变景区周边环境。
2002年,公司在景区外给群众新盖了旅游生活社区,并安排18岁-60岁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直接进入景区工作,成为正式的景区工作人员。
除此之外,景区还固定对松树坪村民每年发放粮补和低保补助,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们在景区开发对自己生活的后顾之忧。
“俺过去就住在天河瀑布的上面,每次下山都要走一线天,下雨天路都没法走。”景区H15号摊位经营者小秦是景区开发的受益者之一,2002年景区开发时,举家搬迁到了由景区建设的新住宅区。
现在,小秦自己经营的摊位每个月能够挣4000元左右,还能领到每年300公斤的粮食以及景区的补助和村里的分红。
据景区资料显示,八里沟景区的工作人员中,外来人员只占了15%,剩下85%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松树坪村的村民和周边的村民。八里沟景区内,除了门票和漂流项目外,所有的景区相关盈利项目均是由景区统一管理但由村民承包自主经营。
合理开发,利益共享,让八里沟成为了中国旅游业经营方式的一个典型。
八里沟走过了发展路
10年八里沟一路风雨,一路前行。风生水起的背后,是北京龙脉温泉刘志豪为首的高层带领班子,高瞻远瞩,上下一心,全力拼搏的结果。
这10年,首先是孙子兵法的研究者、北京龙脉温泉董事长刘志豪胸装河山,运筹帷幄,对一个山沟利用自己的兵法智慧,重新规划,再造水系,使这个平常的山谷立刻惊艳,出现了百潭百瀑水连天的太行美景。然后是其美丽坚韧的女儿刘琼莹董事长接父亲手中的事业,大手笔营销,高质量服务,使八里沟成了南太行山水景区的品牌,并且带动了整个新乡旅游。
南太行是刘志豪的老家,小时候他经常到山上砍柴玩耍,正是怀着回报乡梓的赤子之心,还有新乡市政府的殷殷期待,毅然决然的在一片质疑声中接下了开发八里沟的项目。
“可以说,八里沟每一处经典的建成,都凝结着刘老董事长的心血。”为了对八里沟景区进行整体的规划,2002年接手后,刘志豪背着帐篷,深入当时荒无人烟的南太行山区,详细制定了八里沟景点的改建和发展蓝图。2003年9月景区就开门营业了。作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刘志豪把《孙子兵法》中“借势”、“造势”、“出奇制胜”的方法论,应用到八里沟太行风格景区的打造中。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
2006年从父亲手里接手八里沟景区后,刘琼莹董事长一边狠抓市场一边树立品牌。
品牌就是文化,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效益。
为打造品牌,八里沟景区上下开足马力,多点打造,丰富内涵;主动出击,树立形象。
八里沟高起点提出了“百人百城”钉钉子工程的市场发展战略,目前在144个客源市场中设立了49个城市经理,开通直通车,成为八里沟景区和新乡景区的宣传网点,其对旅游理念的推广和对景区品牌的打造,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参与。
此外,八里沟推出的“南太行旅游登山摄影节”、“南太行亲水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也已成为其旅游品牌塑造的成功载体。
品牌树立了,八里沟人又在标准化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10年时间,八里沟在刘志豪、刘琼莹先后两位董事长的高起点规划和高品位设计下,景区累计投资近2亿元,以沟域经济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打造基本完成,红石河、桃花湾、点将台、天河大瀑布、玉皇宫、石花岩、一线天、黑龙潭、龙凤潭等150余处主要景点步移景异,尽有所奇。这个以生态山水为主、人文为镶、服务至上的八里沟品牌迅速打响。
2006年,八里沟景区被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1年,八里沟景区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012年,八里沟景区荣获新乡市市长质量奖。2012年度,八里沟景区接待游客近100万人。
10年的发展,八里沟已经成为豫北旅游的明珠。
八里沟烘托了南太行
当年,八里沟曾创下了河南民营资本进入区域旅游发展的先河。10年的风雨兼程,八里沟景区的成功让更多企业家关注看到了南太行旅游投资发展的热潮和商机。万仙山、关山、九莲山等多个景区也先后引入民间资本。八里沟效应推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对新乡旅游市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八里沟景区党支部书记王安庆说,没有八里沟的引领就没有新乡如今的旅游业。
2002年,八里沟景区开发当年,新乡全年仅接待游客68.3万人次,门票收入690.35万元。
2012年新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达1970.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22亿元,入境游客5万多人,实现了质和量的突破。
10年间,新乡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引起了新乡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
有专家评价:一个地域旅游火爆,往往是由于一个景区横空出世,品牌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比如云台山带动了焦作旅游的全面超越。而八里沟十年的快速发展,也使新乡南太行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品牌,八里沟的山水,郭亮的绝壁,关山的山峰,九莲山的神秘共同组成了一个南太行多姿多彩的山水画廊。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与脚步。
2012年,在全国入境游人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新乡入境游逆势上扬,接待韩国游客达到5万人次。
八里沟护佑了好山水
青山、碧水、竹林、草滩,徜徉在山谷溪边,映照两岸自然诗画,叫人赏心悦目。
这是八里沟带给游客们的真切感受。
“我们接手八里沟后,没有卖过这里的一块石头。八里沟景区开发前,由于常年的砍伐树木和开山崩石,现在还能看到当时破坏的痕迹。”刘琼莹董事长在采访中说。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旅游者进入自然生态环境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只留下脚印,其他什么都别留下,只带走照片,别的什么都别带走,成为了八里沟旅游项目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
“无论是发展景区还是发展经济,都不能竭泽而渔。”从2002年景区建设开始,在严禁砍伐林木和采石的同时,景区大力进行树木的种植和动物繁育。
为了丰富景区的植被种类,景区先后斥资种植了包括竹子、桃树、樱桃树、柏树等各类植被10余万株,使八里沟的植被从单一品种向多树种发展。每年景区还将繁育的梅花鹿等动物进行放生,并对景区内的猕猴等动物进行保护和繁育。
10年间,八里沟景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2年,八里沟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动植物品种达到了1100余种。
“百潭百瀑水连天,天河瀑布天连水”,八里沟在大力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特点成功打造了主题瀑布15个,小型瀑布80多个,构成了八里沟独特的水系奇观,也形成了八里沟独特的漂流。
八里沟驶上了快车道
采访中,刘琼莹董事长几次提到沟域经济。
作为北京的民营旅游公司,北京推出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直接成为了八里沟经营模式的模板。
成功无法简单的复制。
相对于北京的沟域经济,八里沟存在着景区交通现状无法满足景区高速发展,周边环境治理进展缓慢,规划建设手续繁琐,进展缓慢,景区内村民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发展沟域经济,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缺一不可。”刘琼莹说。观念的改变和经济模式的推广绝不是一朝一夕,每年公司都指定景区员工学习、考察计划,在派出员工前往优秀景点“取经”的同时,也出资带领从事旅游行业服务的周边群众外出学习,进一步提高旅游环境,转变景区周边群众的旅游服务的思想观念,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刘琼莹对未来的八里沟景区有着十足的信心:一是要立足景农合一,对景区及景区边缘涉及的松树坪、回龙等三个自然村进行规划,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南太行综合旅游服务区,为越来越多的自驾游客服务。在休闲游热潮到来之际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二是景区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对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设计包装,景区四周的建筑风格一体化,管理模式社区化,使景区与周边的旅游小城镇融为一体,对新型城镇化起到更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更好地发挥八里沟沟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八里沟所属的南太行周边沟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并逐步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文化消费品。具体就是要建设三个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园区:林果采摘园、无公害休闲农庄、绿色养殖园。使来南太行游玩的游客能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
八里沟景区为正在展开的河南新型城镇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在八里沟的带动下,南太行山的山沟沟踏上了高速城镇化的道路,学校、邮局、派出所、银行设施等逐步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更加文明。
在八里沟效应的拉动下,一个基于沟域经济模式为基础的南太行旅游区已经初见规模。“八里沟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AAAAA景区,带动南太行旅游业的腾飞!”随着河南旅游由观光游向观光游和休闲游并重转型。在继续大力发展景区周边农村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外,全力进行品牌塑造、服务提升的八里沟,将以标准品牌化发展,信息化为牵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联动,贴心式服务为“中原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将是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态自然景区。八里沟人正在迎来跨越大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