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回族文物反映回族认同中国文化--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专家:中国回族文物反映回族认同中国文化

2013年08月01日09:59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专家:中国回族文物反映回族认同中国文化

  全国的回族文物有多少?回族文物承载了哪些信息?宁夏回族博物馆馆长雷润泽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和潜心研究基本摸清了全国回族文物的家底,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重点课题《中国回族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我国各省、区、市均有分布。自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和回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以来,回族先民在伊斯兰文明和华夏文明的共同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但由于这些文物分散在全国各地,一直没有人掌握其全面情况。

  雷润泽告诉记者,民国前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料,已经收集到了95%左右,具有传世价值的工艺品资料也收集了90%,《古兰经》、圣训、家谱、族谱等文献资料的收集也达到60%以上。其中,仅回族博物馆收集的海内外各类伊斯兰文物古迹遗存资料就有1128件,中国回族文物古迹遗存资料则有11251件。

  雷润泽认为,这些文物是回族形成、发展、进步的物证。他说,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吸纳、融合了华夏传统文化。所以,回族文物一般不是简单地从阿拉伯国家照搬过来,而是融入了华夏文化的元素,这在清真寺等古代建筑物上就有明显的反映。再如,“经字画”、阿文书法、阿文匾额、楹联和用阿文组成的花卉图案,显然也是受华夏文化影响的产物。在阿拉伯国家,一般是不修家谱的,而我国的回族基本都修家谱和族谱。许多回族文物都反映了回族的中国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专家认为雷润泽的研究成果在回族文物搜集、整理、研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研究拥有非常有价值的核心理念,从研究文物进入到研究文化及其精神的层面。(记者庄电一)

(来源:光明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