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池》改编电影内幕:导演之前不认识韩寒--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一座城池》改编电影内幕:导演之前不认识韩寒

2013年08月03日16:05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座城池》改编电影内幕:导演之前不认识韩寒

  ◆或许哪一天韩寒会自己拍电影,但他一定不会改编自己的作品

  ◆你拿100万找韩寒,看他卖不卖给你?

  ◆人不要得寸进尺,人家把版权卖给我了,后面就是我的事

  ◆我卖的就是电影,不是香车美女裤衩拖鞋达克宁,那些东西都代表不了电影

  ◆韩寒为什么愿意把版权卖给我,因为他愿意鼓励我这种实验性的态度

  ◆他说好,或许是真的觉得好,但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想或许是他当着我的面不好意思说不好

  由韩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座城池》已经定档9月18日,但很多人仍然对这部电影的编剧兼导演孙渤涵心存疑虑:他是谁?他凭什么拿到小说的改编权?他会把韩寒的小说拍成什么样?

  孙渤涵,导演科班出身,当过编剧,当过演员,也当过导演,近年来活跃在话剧创作舞台……这些资料或许仍无法令那些喜欢韩寒的人信服:这就是最适合改编《一座城池》的人。于是,羊城晚报记者近日约孙渤涵作了一次深度访谈,让他揭开《一座城池》改编电影的内幕。他说,他知道外界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很高,但是他拍的却一定不是外界想象的那种电影。因此,信不信,服不服,看不看,就看你们自己的选择了。

  买版权

  我和韩寒以前并不认识

  韩寒的粉丝,发小,亲戚?对于韩寒为何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一个新导演改编,很多人想不明白,便有了各种猜测。但在孙渤涵看来,这不是韩寒选中了谁的问题,而是他和韩寒基于共同理念的平等交易。

  羊城晚报:你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因此很多人猜测韩寒把版权卖给你,是不是因为跟你的个人关系很铁?

  孙渤涵:其实我和韩寒之前并不认识,完全是通过买卖版权的事情建立了合作关系。当时聊得也不多,但大家都是年轻人嘛,他这两年也对电影比较感兴趣。

  羊城晚报:那你到底用什么打动了韩寒?

  孙渤涵:我的理念吧。首先,在今天的中国大银幕上,电影虽然看似很多,但其实种类非常少——讲的故事无非那么几种,看起来都差不多。我想做一点全新的类型尝试。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80后导演很难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郭敬明除外,他更多的是个文化偶像,而不是职业导演。大多数80后导演都没办法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因为他们大多是60后,更看重的是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一定建树的创作者,比如内地的60后和70后导演,还有北上的香港导演。但我觉得,都到了今天,你还在拍第七代的电影,我们新生代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因此,我做这部电影多少是代表我们这拨人表达一个态度——为什么不相信我们,我们都已经30多岁了啊。这些看法,韩寒都很认可。

  羊城晚报:之前有个消息,你买《一座城池》的版权花了超过100万元,这个说法靠谱吗?

  孙渤涵:非常不靠谱——我会有那么多钱吗?我过去一直在做舞台剧创作,说实话身家也就几十万元。具体多少买的,这就不多说了。就算外界传说的100万元这个数字吧,多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还是那句话:你拿100万找韩寒,看他卖不卖给你?他不缺钱,这从来不是钱的问题。

  羊城晚报:有没有想过韩寒不卖给你?

  孙渤涵:我对这件事早就作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我就是冲着“不行”去干的。说实话,一开始我真没想过他会卖给我。我这人做事会很努力,但想法总是比较悲观。

  找投资

  我没找韩寒帮忙拉投资

  作为一名新导演,孙渤涵在为《一座城池》拉投资的过程中遭遇了巨大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找韩寒帮忙。

  羊城晚报:有了韩寒的小说原著,这次拉投资还难吗?

  孙渤涵:非常非常难。我光拉投资就用了一年的时间,见过各种各样的投资商,大部分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钱——你能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我通常的回答是:未来的市场我无法确定,票房打不了保票,没准还会赔。人家一听就觉得你神经病啊。后来总算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我觉得完全是运气,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万一没碰到,这事就可能黄了。

  羊城晚报:你找到的投资商,不是60后?

  孙渤涵:好像比60后年纪还更大一些……其实第一个投资商是明显感到了这个项目的商业潜力。我虽然总是说赔钱,但这部电影赔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之前做了一年的市场调查,而且整部电影严格按商业规律走,虽然有艺术性,但娱乐性同样不弱,而且《一座城池》这个题材起码是有社会影响力的。

  羊城晚报:这些话你为什么不说呢?

  孙渤涵:我反而庆幸我是一个不懂得用各种手段去推销的人。不擅长,就不如不用,因为用得不好你会弄巧成拙,我只会诚实地去说。这个行业很多人比我会说,会分析市场,会说找了什么明星,所以片子一定会大卖——我只能说这些都是狗屁!商业规律当然跟这些有关系,但是这不是电影卖座的核心问题,电影好不好,那是一个非常整体的问题。你看,现在很多2000万元左右成本的电影,出来或许没有任何动静,直接就死了。

  羊城晚报:最难的时候,为什么不找韩寒帮忙?

  孙渤涵:我觉得人不要得寸进尺,人家把版权卖给我了,后面就是我的事。我刚刚涉足这个行业,碰到一点困难就找人帮忙,还怎么成长?我不怕事情黄,但我要知道它是怎么黄的,经验很重要。如果找韩寒的话,我相信他会帮忙。但是,现在没找他不也成了?我还收获更多。

  谈改编

  各种文化层次都能看懂

  在《一座城池》之前,孙渤涵并没有看过韩寒的小说。对于很多人将它视为“最难改编成电影的韩寒小说”,孙渤涵并不认同。

  羊城晚报:为什么想改编《一座城池》这部小说?从传统眼光看来,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很大。

  孙渤涵:我十年前就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电影。《一座城池》是我读过的第一部韩寒小说,他的小说有娱乐性,又有深度,而且他探讨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他小说里所有人物的存在状态都是我想要的。很多人都说这部小说没法改成电影,但我第一眼就知道,这是我能改的电影。

  羊城晚报:你说想通过这部电影突破现有的类型,具体是怎样?

  孙渤涵:我的故事讲述方式和影像风格都会有别于大家现在看到的电影。现在的电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起承转合的结构,铺设线索,中间有个释放,最后有个爆发——我会打破这个。因为我一直觉得现在的电影只是给观众一个“编剧空间”,而不是“想象空间”。“编剧空间”就是结果怎么样,大多数观众都能猜到——如果最后出乎意料,你会觉得好棒;如果最后都在情理之中,你就觉得正中下怀。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改编《一座城池》,这种文学性的小说不给观众“编剧空间”,因为它不需要你去猜故事。我一直觉得,想象力对于一部电影非常重要。韩寒为什么愿意把版权卖给我,就因为他愿意鼓励我这种实验性的态度。

  羊城晚报:或许大家会担心,这部电影最后看不懂?

  孙渤涵:这点不用担心,这部电影无论文化层次深浅,你都能看懂,因为整个故事是非常简单的,我只是更注重从电影细节和人物行为去表现我想探索的主题:一种生存状态。我放了些思考在电影里,但如果你懒得思考也没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喜剧元素,非常娱乐。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