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不合理现象
百度做出书面回复,新浪、腾讯表示将尽快修改相关条款
【消保委】
涉及用户隐私 企业应更坦白
根据消费者投诉,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公开约谈了百度、新浪、腾讯3家企业,就其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提出交涉,并就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服务商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及使用提出要求。
上海市消保委法研部负责人范强说,我们希望互联网企业在可能牵涉到用户隐私问题的项目上坦白一些,用户的哪些信息是必须收集的、这些信息用来干什么、可能会上传哪些信息等,在服务协议中都能够一一写明,让用户有知情权。也可以把用户的敏感信息采集作为附加功能,让消费者有一个选择权。
范强还指出,由于这三大公司均与大量第三方企业合作,牵涉第三方调用信息,但他们往往以一条“如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公司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公司有权将用户注册资料提供给第三方”的简单声明为自己免责,其实这种免责声明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如果第三方企业泄露了隐私,信息提供者完全也应该负担相应的责任。
“希望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行业主导者形成共识,通过制定公约、行业标准等方式,建立起个人隐私保护的游戏规则,合理合法地使用可能牵涉到的用户个人隐私。”范强介绍,在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草案)中,已经加入了“隐私权”条款,要求“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消费者】
使用手机软件 隐私可能泄露
一些消费者表示,目前各种手机应用软件可能涉及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情况有:
首先是手机号码、通讯录的泄露。一旦使用手机号注册微信,用户手机号就被软件提供企业掌握,并且在默认设置中可以通过手机号搜索到用户。即使不用手机注册,一些用户也表示,自己的手机号会莫名其妙地与账户关联起来。还有不少用户为了方便添加熟人,允许微信访问自己的通讯录,但通讯录会不会被第三方企业看到,也是不得而知。
除了手机号码、通讯录被“访问”,最为普遍的还是个人位置信息的泄露。目前,微博、微信都具有定位功能,往往只要看看微博、查查微信就能掌握个人的行踪,甚至连经纬度都一清二楚。这样的精准定位,也让不少用户觉得“不太放心”。
在这些明显的隐私泄露之外,消费倾向也是重要的泄露信息。如果用户平时在搜索中,或者在微博、微信中透露出某种兴趣爱好,这些信息往往被一些商家关注,随后向该用户推销各种相关产品,或是发布各种精准广告。
现存的手机客户端缺少隐私条款,对于消费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告知。对于一些软件需要获取信息,消费者也往往为了省事儿选择同意,不明白哪些信息是真正需要获取的,哪些是完全不需要的,没有一笔明白账,隐私也就这样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