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和二儿子马格塔勒同台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德德玛与二儿子马格塔勒一家
今年7月,小儿子组织了“沽源湿地音乐节”,德德玛也参与到了这次活动当中。首次来到这种属于年轻人的场合,德德玛感受到了摇滚的魅力。
站在湿地的舞台,德德玛与儿子同台献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她说,当时仿佛又回到了梦想的草原。“我记得那天晚上天上有半个月亮,那个意境很美,每句歌词都特别贴切。”
德德玛透露,目前小儿子也37岁了,也想走唱歌这条路。“我不反对他搞这个,我觉得他唱歌不累,挺能折腾的。”
今年1月,《母子如歌》出版发行,成为他们的首张合作专辑。《我有一个梦》的歌词中写道:“你是一棵松,我是一根藤,天天守在你身旁春夏秋冬。你是一炉火,我是一盏灯,风风雨雨温暖着我的生命。”母子情缘经过历练,日久而弥新。
据小儿子马格塔勒介绍,在与母亲的相处中,他感受到了老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母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她是在用心唱歌!”他说,徒有好嗓子不行,要用心才能打动人。
对于未来,马格塔勒称,虽然自己传承了母亲的好嗓子,但未来的发展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想多帮帮年轻歌手”
“我曾在远方把你眺望,我曾在梦乡把你亲近,我曾默默为你祈祷,我曾深深为你牵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远……”(摘自歌曲《我和草原有的约定》)
2002年,德德玛拿出全部积蓄在呼和浩特办学,成立“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即外界所称的“德艺学院”。这也是她历经劫难后做出的另一个重要决定。
2012年,65岁的德德玛退休了。当年,她在家乡举办了“从艺五十周年感恩家乡专场演唱会”,再次唱响《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对于未来,我也没有什么计划,以前太累了,我现在也想感受下退休的生活。”德德玛笑了。
但她并没有真正闲下来。“性格决定命运,我这人闲不下来,老想管闲事,几乎闲不下来。我想做点事,帮帮别人,别的没什么本事。”
如今,她2/3的时间在内蒙古。“如果不堵车,从家到学校也就10分钟,我是学校的监护人,我的任务是监护。”
德德玛介绍,目前她已将大部分学校管理工作交给了大儿子,但她还是经常去学校看孩子们上课、考试以及汇报演出。
“我的孩子出生时我才20几岁,我认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学校成立以后,我长大了,而且我懂事了。”德德玛说,自己对学生的爱甚至超过对自己的孩子。
“我们也都长大了,她现在把所有的爱都寄托给了学校,赔钱也一直坚持到现在。”小儿子马格塔勒说。
德德玛介绍,学校里90%的学生是牧民的孩子,嗓音条件非常好,但家境比较困难。到了秋天他们卖了羊毛、羊绒,才能赚到些钱上学。
据了解,目前学校成立11年来,已经毕业学员2000多人。“现在内蒙古各盟市歌舞团都有我们的孩子,他们都是那里的主要演员,看到他们的成就,我就觉得办一所学校是值得的!”
德德玛说,她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帮年轻歌手的成长多做点有益的事。“因为我就会唱歌,啥也不会。”言语中,德德玛总是很谦虚。
她透露,脑溢血后复出所做的专辑,绝大部分是与30岁左右的年轻人合作的,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此外,在出席一些活动时,她也发现了一些嗓音好的年轻人。
在央视少数民族冠军歌手赛上,德德玛发现蒙古族姑娘乌达声音很美,正是她想要的女中音,于是将她收为徒弟。“乌达的蒙语好,汉语不行,回去后我想改变她,把她的汉语歌提高。”她说,如果乌达能像降央卓玛一样,能唱出来就好了。
对于未来,德德玛说,以后还是以培养徒弟为主,因为她深感当前优秀女中音歌手的匮乏。她说, 大赛时可选曲目少得可怜,很多女中音被淘汰后就改唱通俗了。“女中音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