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东生将军,国字脸,眯缝眼,中等身材。将军脾气急,办事敏,绰号“毛猴子”;虽身经百战,但未中一弹,真正“全身而退”。
1943年秋,日伪军出动万余人,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包围我山东大山根据地。为掩护政府机关和群众突围,贺东生将军率六团二连坚守大山葫芦形高地,以81人御数百名日伪军,浴血奋战一日,敌未进咫尺。贺东生将军夫人陈玲告余:次日上午,几个排均分散突围出来,惟独不见将军。其时大山四周日本“太阳旗”满山遍野,当地传说将军已阵亡,老百姓纷纷摆灵堂祭之。晚,将军竟与一警卫员押一日军俘虏回营,故人称其为“打不死的毛猴子”。
解放战争中打四平,贺东生将军率部冲锋,突然觉腰部被重锤一击,细检之:皮袄有一弹洞,十字形;继翻皮袄视之:一弹头嵌于皮肤表层,将军以手抠出,弃之。贺东生将军作战,常遇奇险而获救,置死地而后生。故每战后,林彪必询问:“查一查,毛猴子在哪里?”罗荣桓见将军必戏言:“你这个毛猴子,怎么还活着啊!”
贺东生将军喜怒哀乐常形于外,喜则帽檐上翘,天庭发光;怒则帽檐下压,满脸雷霆一触即发。故部属欲见将军必先问警卫员:“首长帽檐在何处?”如答:“后脑勺”,即见之;如答:“眼皮上”,则溜之。
某年某月,东野一纵二师奉命三下江南。纵队部署任务时命二师为二梯队,时任二师师长的贺东生将军不悦,帽檐一压,召团以上干部开会,曰:“伙计们,咱们是二梯队!叫打就打,叫停就停!一切行动听指挥嘛,不要有什么情绪,心里有数就行。得啦,散会!”部队过松花江后,将军突然转怒为喜,精神振奋,指挥四团、五团、六团组成“品”字队形,拉网前进。是役,二师缴获大大,将军帽檐翘得高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