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国宏
图一:做新衣
图二:写对联
图三:赶年集
图四:团圆饭
反映春节习俗的黑白老照片记录下了春节的历史行程。每每欣赏这些老照片,都会陶醉在久远记忆的温暖和喜庆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岁月更迭,而丰富多彩的年俗却生机盎然地传承下来,并且被不同的年代赋予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丰富的年俗也外化成不同年代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一首童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表达了人们对春节的期盼。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孩子们最盼望的有两件事:放鞭炮、穿新衣。图一《做新衣》中,孩子穿着父母刚刚做好的花衣服,满脸笑开了花!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是物质匮乏年代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
逛庙会、赶年集,是过年的“必备节日”。图三《赶年集》上,人群在摊铺拥挤、商品琳琅满目的集市里鱼一般钻来挤去,选购着各式各样的年货。浓浓的年味把人蒸得既头昏脑涨,又心花怒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家家要购买年画、贴对联。图二《写对联》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炕上放着方桌,一家人围着“秀才”,看他当场写对联。红红的对联贴在了大门外,泛着油墨香的年画贴上了墙,家里家外,因这几处点缀而顿时变得年味十足,生机勃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游子千里跋涉回家过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吃那顿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过年时,全家人团团围坐,老少同席,其乐融融。天伦之乐、人情冷暖,全在这一张《团圆饭》中了。这张老照片构图自然,人物情绪饱满,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节日氛围。
“读”着这些老照片,我们的思维立刻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中,那火红年代里的一幕幕难忘的场景又浮现在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