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爸妈不在家》海报
剧照
影评
电影在主题上与许鞍华的《桃姐》相似,但却被导演处理得如涓涓细流中有细腻真挚的感情缓缓透出。
一夜爆红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第50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由李安领衔的评审团捧出了一部成本只有50万美元的新加坡电影,由陈哲艺自编自导的处女长片《爸妈不在家》打败王家卫、蔡明亮、杜琪峰、贾樟柯等国际级导演,一举夺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4个奖项,刷新了新加坡影人在金马的历史,这一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将其称为史上最冷的金马最佳影片。但事实上,金马奖已非第一个对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予以嘉奖,最早挖掘出这部新人之作的是戛纳电影节。
看故事听弦外之音:以温和目光回视那一场困境
《爸妈不在家》这个片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孩不笨》那样的新加坡喜剧,其实不然。电影的确不是新加坡电影人最擅长的喜剧片类型,它是一部以一个9岁男孩与菲佣之间的感情为主线的严肃之作。影片以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海啸为背景,讲述一个新加坡中产家庭中的故事。父母为了照顾调皮捣蛋的独子“家乐”,雇来了菲佣“特丽”,“家乐”与“特丽”由最开始的反抗、怄气,到最后彼此渐渐建立了一种超越母子的依赖与信任。故事的另一条主线则尝试解读那一场金融危机对一个三口之家的影响。在困境中,人人都有着不同的迷惘与困境谁也不能幸免,父亲失业、妈妈遭遇诈骗,孩子要面对陌生的菲佣,当一切都渐入佳境时,大家又不得不面对分离……
电影在主题上与许鞍华的《桃姐》相似,同样是家庭小品,朴素的镜头聚焦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主仆身上。但在感情的处理上,《桃姐》则比《爸妈不在家》更加外放。而后者则被导演陈哲艺处理得举重若轻,于涓涓细流中将主仆之间那份细腻真挚的感情生动地刻画出来。片中处处都充满着人情味,有笑有泪令人蓦然回首不胜唏嘘:菲佣回家做饭、送小孩上学、给小孩洗澡,表面上讲的是那些平淡无奇的生活零碎,轻描淡写之下却暗藏着导演对当地阶级、种族、家庭、外籍劳工的生存环境等社会民生问题的反思。而失业潮、邻居的跳楼自杀、妈妈误坠“精神导师”的骗局等细节也向观众展现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社会乱象。
名人点评
金马奖评委会主席李安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这部电影的成功,“清新、不做作、很纯、很感人,是很多大师之作没办法比拟的。”
在镜头或节奏的把控中:80后导演有着广阔视角
令人惊喜的是,影片不管在镜头或是节奏的把控上都相对成熟,很难让人相信是出自一位29岁的年轻导演之手,对于一个成长在现代社会中的80后导演来说,首部作品不局限于自己生活中情情爱爱的个人体验,而是将视角扩展到对本土社会问题的关注实在难得。不过,在批评力度上,年轻的陈哲艺显然没有许鞍华那般老练。在《桃姐》中,义工在中秋节带着月饼来到老人院看望老人,临走时却又将月饼收回,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去另一家老人院。而老人们也只能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等待下一拨慰问者的到来,继续扮演社会各界“尊老敬贤”的作秀道具。像这样尖锐的讽刺,《爸妈不在家》还是略显不足。不过,对于一位29岁的导演来说,影片无法承载太多的社会功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揭示、说教,把电影当宣讲工具。也有人认为,不足之处很明显的:家里迎来新生命预示着新希望的到来,“金融危机”就此圆满收尾,爸妈也基本完成了自我救赎,但在“家乐”与“特丽”这条线上的故事却在“特丽”离开之后就戛然而止,让人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家乐”与女佣之间的感情转折没有交代清楚,结尾部分也稍显仓促。
而表演方面,“妈妈”的扮演者杨雁雁表现很出彩,从最初对调皮捣蛋的儿子忍无可忍,到后来为女佣与儿子的深厚感情吃醋,以及面对丈夫的失业和自己的受骗,坚强的她处理着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却始终走不进儿子的内心。出演前杨雁雁刚好怀孕,导演临时把她的角色改为怀孕的职业妇女,并在片尾记录下她真实的生育过程。
电影故事
背后的故事
“特丽”原型
就是陈家保姆
外籍劳工这一话题在很多地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爸妈不在家》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跨越时代、文化、地域,依然给大家带来共鸣与感动。据了解,影片的灵感来自导演陈哲艺童年的回忆,“特丽”的原型就是陈哲艺家中的菲佣。1989年特丽来到他们家打工,一直工作到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因为父亲失业、家中经济出现问题才不得不辞退她。影片拍完后,陈哲艺与兄弟们踏上了寻找“特丽阿姨”之旅,并在菲律宾著名的菲佣之乡伊洛伊洛与她团聚。
陈哲艺19岁开始拍片,第一部短片《G-23》就送进戛纳电影节“世界电影展映”项目。后来去了伦敦电影学院进修,2009年凭借短片《阿嬷》在第60届戛纳影展的短片竞赛中获得特别表扬奖。29岁拍《爸妈不在家》再获多个奖项。有评论认为《爸妈不在家》让人看到了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的影子,但陈哲艺却表示,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很单纯,不想耍技巧,只想把这属于自己的故事扎扎实实地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