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郭敬明聊新书《故乡,或者城市》:我也曾是“漂”一族

2014年02月11日07:29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2月11日电  由郭敬明领衔撰写的独立主体摄影文集《故乡,或者城市》自发售以来不断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热议。《故乡,或者城市》是《ZUI Silence》脱离《最小说》别册而独立成书后的第一辑,该书对“故乡,或者城市”的探讨引发了青年“漂”一族的感慨。

图文形式揭示“故乡?城市”之社会沉思

“年味儿”尚未褪去,寒潮匆匆来袭,大雪遮盖了大半个中国,温暖的家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短促的年假结束了,上班的日子来临了。尽管不情愿,却还是要背上沉重的行囊,辞别父母,远离故乡,去繁华却陌生的城市,去奋斗,去打拼。

“故乡,或者城市”?似乎成为年青一代心中普遍的羁绊。

2014年初,铁路部发布预测数据,今年春运的铁路客运量将超过36亿人次。这也预示着中国大部分青年群体成为“漂”一族。

上世纪80年代文学青年对“故乡,或者城市”的抒写,多是回忆由城市下放至农村的生活见闻(如张贤亮的《灵与肉》、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如今,触发文艺青年们思考的空间次序逆转,不再是从城市下降到农村,而由中小城镇上升至北上广——从地理到心理的一系列波折变化引发的对“安全感”和“漂流”“故乡城市”的描写,成为一代青年群体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处于“春节”刚刚结束的当口,更是引人深思。

由郭敬明领衔撰写的《故乡,或者城市》,将视角放在了“漂”一族:关于“故乡,或者城市”、“漂一族”、“对故乡的追忆”等话题在这本书中得到展现和讨论。

郭敬明:我也曾是“漂”一族

郭敬明也在书中坦露自己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带父母游上海和自己对四川的怀念,他说“那里是我们的故乡,上海不是故乡,它只是一座我们抵达的城市”。

谈到选择以“故乡,或者城市”作为本书主题的原因,最世策划团队表示现代都市繁华或者古朴,快节奏或者悠闲,冷漠疏离或者热情豪迈……每一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它无法复刻,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座城市里,它让人感觉到漂泊或者安定,它是故乡或者寄居地,它让人充满期待或者疲惫。这也是大部分现代青年存于世的生存现状,他们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带给大家更多关于故乡、城市的思考。

除了郭敬明领衔描写生活的城市上海,以及心中永远的故乡四川外,本书还特邀吴忠全、消失宾妮等80、90作家代表真诚诉说各自对于“城市”的遐思与领悟,青年作家落落全程鼎力担任文字监制。三类各具特色的城市风景轨迹,三种不同的生活常态,都将于摄影师的照片中成像出它最真实的面目。

为“漂”一族的迷途者指明方向

每个城市都有“漂”一族,就像《故乡,或者城市》中所写的,为了生存,为了发展,甚至因为不甘心……他们离开家乡,饱经风霜,自求多福。他们有的留下,有的继续漂流。

作为“漂”一族,除了拼搏与追梦,还有对故乡、对亲人的牵挂,哪怕走得更远,离开更久,牵挂都只有更多,更深。漂泊在外的人在与其他地方、其他人群、其他文化的接触碰撞中,那种牵挂会显得更强烈、更明显。

是回到生于厮长于厮的故乡,陪伴日渐衰老的父母,还是继续奔向遥远而喧嚣的城市,去追寻那似触手可及又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相信每一个“漂”者心中,都摆着这样的问题。

针对于此,《故乡,或者城市》给出了答案——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起伏,人头涌动,随潮迁徙,没人可以真正限定你生活的轨迹,或许你会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迷失了方向,“然而我们都还有梦,那么就有希望。”(实习生 李京)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