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阿云嘎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年02月21日15:0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今天上午,内蒙古作家阿云嘎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

《满巴扎仓》是内蒙古作家阿云嘎用母语创作的长篇小说,翻译家哈森将其译为汉语。《人民文学》杂志于2013年第12期全文刊出。作品发表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深受鼓舞。

小说围绕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王爷府的权力之争展开故事,讲述了满巴扎仓的医生喇嘛们为了保护蒙古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元上都药典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一部蒙药秘典被清朝朝廷秘密追查,引起了从皇室到草原上的王爷再到民间各路人马的猜测、贪念和疯狂找寻。于是满巴扎仓寺院就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天大迷局。早在朱元璋时代,药典从元大都的大火中被抢救而幸存,辗转保管在民间多年,满巴扎仓在鄂尔多斯北部建成后,又被移送至此。只有住持才知晓那部药典的藏身之所,住持将老时会将这个秘密告诉下一代住持。药典的保管非常严密,对其垂涎三尺者亦始终不绝。但是,洛布桑堪布在他五十三岁那年病逝遽然,未及留下药典线索……

《满巴扎仓》在一种探秘解密的氛围里,手头阔绰而又神情专注地打开故事的宝盒。小说情节引人入胜,哈森的译笔也精到流畅。作品意境如高原般深远,叙事质地则似草海般温润:任凭粗暴的风沙袭向无辜的秘境,那珍贵的遗产也必然坚韧地造福于大众民间。

作品展现了十九世纪末鄂尔多斯高原上的社会生活图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众多、性格鲜明,塑造了一群为保卫蒙古族文化遗产而舍生取义的医生喇嘛形象。小说结尾设计巧妙、浩然大气,将珍藏几代的蒙古族药典以手抄经卷的方式广布天下,治病度人,既有提倡各民族和平和谐的政治高度,又有仁爱天下的宗教情怀。

在研讨会上,雷达、贺绍俊、梁鸿鹰、李霄明、邱华栋、徐坤、郭雪波、赵晏彪、何平、牛玉秋、顾建平、肖亦农、布仁巴雅尔、兴安、肖惊鸿、满全、乌日斯嘎拉、额尔敦哈达、李兰玉等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言,并对于《满巴扎仓》所呈现的文化开放姿态,在挖掘、保护、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等方面所提供的思考给予肯定,与会者高度赞赏《满巴扎仓》以母语汉译不失民族特色的风格样式,在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旅程中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研讨会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人民文学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以及内蒙古文联、作协共同举办。中共青海省常委宣传部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王金喜,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民族文学杂志主编石一宁、内蒙古自治区作协主席特.官布扎布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主持。(李京)

 

(责编:李京(实习生)、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