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PK电影版 电视剧《钢的琴》更具喜感

邱伟

2014年03月04日08:35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电视剧《钢的琴》更具喜感

  张惠中、张猛父子合作的电视剧《钢的琴》今晚收官。剧中李乃文饰演的钢铁工人陈桂林与电影版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各有千秋。相比电影版中木讷苦闷的陈桂林,剧版陈桂林更具有喜感,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对于如何超越东京影帝王千源在大银幕中的表现,李乃文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亦如他在剧中亦正亦邪的表演风格:李乃文版的陈桂林特善良也特“坏”,还有点贱贱的,他正是通过这个角色让观众在一部哭笑不得的另类纯喜剧中去体味生活的苦与甜。

  不是拿戏谑去揭旧伤疤

  电影版《钢的琴》中主要表现的是造钢琴的这个部分,而电视剧则是把造钢琴的前因后果演绎出来:陈桂林为培养女儿让孩子学习了钢琴,但一个工人家庭想买一架钢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让陈桂林痛下决心为女儿造一架钢琴的契机是妻子出轨家庭解体。在争夺女儿的过程中,陈桂林必须给女儿一架钢琴,作为钢铁工人的他想到了做一架全钢结构的钢琴。

  有观众反馈剧版《钢的琴》是一部地道的喜剧,李乃文演的陈桂林有点贱贱的。对这个评价,李乃文表示:“我喜欢贱,人乐观的话,包袱就不会那么大,贱呢,是乐观的一种外在表现。这个表现在人物气质上,这个陈桂林可能相对电影里的更随和,貌似妥协一些,其实心里有各种的痛苦但表现方式不一样。多棘手的事情来了,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化解。”

  “《钢的琴》不是拿戏谑的方式去揭开时代的伤疤,而是让人们学会用喜剧的态度去直面疼痛。”李乃文认为,陈桂林其实是虔诚地对待生活对待理想,而他是以幽默的方式诠释工人陈桂林,也把工人的忧伤和尊严用欢乐又感人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让观众看到真正的工人生活百态。

  把小时候记忆全挖出来

  此次《钢的琴》除了将电影中中年陈桂林造钢琴的内容呈现在荧屏上,更将陈桂林的青年时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角色的年龄跨度大。18岁的陈桂林生活在“一条牛仔裤能吸引所有人目光”的上世纪80年代。在拍摄前,李乃文就做了大量的功课,挖掘儿时记忆中80年代人们的生活面貌。

  对于70后的李乃文来说,演青年陈桂林最大的感受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为了演好这段故事,李乃文找了不少资料:“我看了好多当时的新闻,把握那时候的风土人情,把小时候的记忆全挖掘出来。包括那时候唱的歌,那时候骑的车,我小时候都经历过,不过时间长了慢慢就淡了,但你得努力地回想,比如那时候看的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不一定是说要去直白的表现,但表演的时候要把那时候尘封的记忆唤醒。当你穿的是那种用球鞋粉的球鞋时,你一下子就能想起小时候的事儿。我记得小时候拥有一件白道道的运动衣,就会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包括牛仔裤,第一次穿牛仔裤的时候特别兴奋,表演《钢的琴》就是要找那种激情的感觉。”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