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收官热播剧《大丈夫》北京地区平均收视达到9.4,全国平均收视1.47,成为近三年北京卫视黄金档的双料收视冠军。为此很多多年不看电视的观众,也被人影响得半途开始追看起《大丈夫》。剧中密集的冲突,切实的矛盾都令看官们透不过气来。在昨天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大丈夫》研讨会上,编剧李潇、于淼和相关评论家就剧情的构成、人物的设置、传递的价值等话题做了更深层的解读——
不停折腾吸住了观众
《大丈夫》里始终跃动着连绵不断的强冲突,有些剧集中密实的冲突让人透不过气。新女婿进门,被大不了几岁的岳父打出来。旧姑爷出轨,被眼里不揉沙子的小姨子擒获。亲闺女出面大闹“小姥爷”家。老泰山在学校里大战欧阳教授。一家人联手摆平了老爷子,婚礼上小三又平地一声雷。好不容易翁婿和解,又冒出个海外前妻归国裹乱。老夫少妻刚消停,老妻少夫又成焦点……
影评人李星文认为,《大丈夫》情节密度节奏很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有一刻是不折腾的,决不肯给剧中人一时半刻的清闲。这实际上是给当前主流的电视剧观众预备的,大家就是希望荧屏中的事和平淡生活区隔开来,斗和抗是必需的。这是赢得起码收视份额的保障。
北京卫视项目负责人于金伟,以“一集也舍不得剪”来形容。“一般来讲48集的剧怎么也能剪出一集,但《大丈夫》愣是让我们一集都不舍得剪,剪了就可惜了。”
《大丈夫》编剧李潇和于淼表示,如此密集强烈的情节性,给编剧带来的难度分寸很难把握。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往往前进一步就显得狗血,往后退一点又太平淡,这种分寸感把握很难。比如顾大海这个人物刚刚退休,又受了两个女儿这么大的刺激,所以会稍显癫狂,但是这个角色写过了又会让人讨厌,过几集就要往回收一下。
《大丈夫》中所有角色的台词都十分精彩,大量俏皮话、北京俚语贯穿其中,体现着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像韩童生动不动就挤对王志文“过几年你就该弹弦子了”。王志文饰演的教授出口成章。李小冉一段对“老少恋”的个人理解十分动人:“孙中山和宋庆龄相差27岁,十年聚首,却胜过人间无数。鲁迅和许广平相差17岁,十年携手共艰危,相濡以沫亦可哀。我就想跟我爱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般配夫妻。”
李潇和于淼说,由于这部剧偏重情节性,也为了能让观众有所回味,他们对台词要求很高,创作周期14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磨台词,台词每个字都会思量很久,力争做到没有一句废话。“我们要给这个剧披上一个情节剧的外衣,把观众吸引过来,然后你才能感受到我的价值观。”
老少恋并非教人“学坏”
仅有“斗”字是不够的,还要引发社会话题。李潇和于淼介绍说,当初之所以做这么一个题材,是想在家庭剧里有所创新,把爱情剧的成分放到家庭剧里来,当初策划时想到什么样的爱情放到家庭里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两人觉得,爱情写的就是门第、贫富、国籍、年龄落差,所有落差里,年龄落差在视觉上给人冲突最强烈,同时也是最具有话题性,所以当时选择从这个角度切入,选择一组男大女小老少恋,一组女大男小的姐弟恋,希望一部戏里把这个话题一网打尽。
这部剧抓住了“老少配”的核心创意,埋设了连环炸弹。欧阳剑比顾晓珺大将近20岁,结婚和反结婚构成了前半部分的主要矛盾。等他们消停了,顾晓岩又和小自己也近10多岁的赵康好上了,再度掀起婚姻的攻坚战和阻击战。
有人叫喊《大丈夫》三观不正,鼓吹老少恋。李星文表示,这可能是有些年轻人确实感受到了某种威胁,起码是观念上的压迫感。“说实话,85后、90后男青年本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仅仅是比实力、赛魅力,他们的女朋友恐怕有的会被老头子们抢走。”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部剧是很严肃地讨论婚姻中的年龄差,并非教人“学坏”。
剧中,顾大海问女儿:“你30,他50;你50,他70;你老了,他没了。后半辈子谁来陪伴你?”婚后,顾晓珺背着欧阳剑,打掉了有问题的孩子,引发夫妻激烈冲突。顾晓珺一句“20年后我怎么一手托着七老八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头,一手托着身有残疾的孩子”的质问,深深刺痛了欧阳剑,也引出了老少恋需要直面的现实。
李星文认为,这样的尖锐问题是没有妥帖答案的。《大丈夫》前20集翻来覆去通过剧烈的交锋和台词斗争,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欧阳剑拿了很多体检证书,这个证明那个证明,各种指标证明他的身体没有问题,但是后来他的身体还是很快出现了问题,即使有这些证书,也不能证明老少恋具有百分之百的合理性。《大丈夫》对老少恋最终没有给出是非对错,这只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在争议过程中,各方的观点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所谓的话题剧效果达到了。李星文评价,这部剧是强情节剧当中具有社会思考力的,同时也是话题剧里面情节走向、情节冲突最暴烈的。
作为编剧,李潇和于淼想通过这部剧表达:如果你选择了这样一份感情,就要有勇气去承担这份感情带给你的东西。“剧本最后一场戏里引用的罗曼·罗兰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顾晓珺医院发脾气引人反感
最近播放的几集中,顾晓珺母亲的治疗和去世以及她跟医院人员发生了激烈冲突的剧情看得大家格外糟心。有观众认为顾晓珺对医院、医生,甚至对父亲和姐姐的一些谩骂式语言,令得这个人物缺乏应有的素养,丧失了道德底线,也丧失了观众对她原有的好感。
对此,编剧李潇解释说,《大丈夫》这部戏的风格就是这样,如果它是情节上比较平庸的电视剧,也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李潇认为,现在的观众习惯于电视剧里有好人坏人,其实《大丈夫》中的每个人物,如果没有刻板偏见的话,都是能理解的。老丈人韩童生没什么文化,又恰逢更年期,做事极端。王志文有学识、有经验,是个油腔滑调的知识分子。年近30岁的李小冉敢爱敢恨,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极品北京大妞。俞飞鸿一辈子在呵护中成长,对生活的变故显得无能为力。李潇认为,这部戏选演员很准,每个演员都很适合剧中人物。
在剧中,顾晓珺是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她对父母说话没大没小,待人接物脾气很冲,对医生激情激动。李潇希望观众能看出来这个人物的性格设定就是这样的,非常泼辣,容易冲动,这一点和她父亲顾大海一模一样。另外李潇希望观众能理解顾晓珺在当时当刻的处境。“剧中没有好人、坏人,展示的都是普通人的人性。”
善善冲突更有现实意义
“王志文和李小冉这一对在年龄、外形气质上差异非常大,一开始看,我也不太接受,看着很吃力,已经放下好几集,后来偶尔又看,慢慢被吸引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大丈夫》改变了家庭剧以往的固有格局。剧中的每个人都是能让人理解的,都有他的难处。剧中没有一个好人,也没有一个坏人。
尹鸿表示,过去无论是重口味的戏,还是家庭戏、苦情戏,主要戏剧冲突一定包含了非常强烈的是非、正反,非常强烈的善和恶之间的冲突。在情感剧、家庭苦情剧中,怎样写这个坏人很重要,包括为了让戏剧冲突强化,一定要加一个坏人的线,推动戏剧性冲突,形成所谓的强冲突。
而在《大丈夫》中,谁都不坏。这不是一个恶引起的戏剧冲突,所有戏剧冲突基本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沟通和理解形成的戏剧冲突。黑格尔说,最重要的戏剧冲突不是善与恶之间的冲突,而是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是一种片面性跟另外一种片面性的冲突。尹鸿认为这部剧反映了当下社会对差异性、多样性的包容,大部分人并没有面对真正敌人,没有面对真正道德上的坏人、恶人。而剧中人物之所以能够在没有恶的情况之下产生戏剧性冲突,依赖于编剧、导演对人物的准确把握,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每个人的利益动机和每个人的性格动机,而且这些动机驱动了所有的冲突,从人物的性格冲突中强化戏剧性,所以整个作品咬合非常好,观众比较容易投入。
尹鸿教授评价《大丈夫》是中国的影视进入到一个“轻时代”的典型代表。他认为今后得到越来越多观众喜爱的,是那些偏生活、情感的作品,而非重口味、善恶鲜明的影视剧,这也体现了当下中国从那种重生活向轻生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