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余华任北师大驻校作家 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

田超

2014年03月16日10:01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余华任北师大驻校作家 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

  3月14日,作家余华受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之邀,正式成为北师大的驻校作家。随后的研讨会中,文学批评家们点评了余华近年来的创作。余华坦言,希望大家对他不要期望太高,他已经很累了,“我要警惕把自己个人的嗜好当成真理,永远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受聘仪式

  导师把余华论文晒了出来

  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是莫言和余华在北师大作家班学习期间的指导老师。当天的活动上,童庆炳教授也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余华在北师大的硕士论文。这份从档案袋中拿出的论文封面上,清晰地写着余华的论文题目《文学是怎样告诉现实的》,论文写作时间是1993年的9月和10月。

  余华见到这份特殊的礼物也十分开心,他幽默地说:“今天童老师把我的硕士论文拿出来了,从今以后我就要正式在我的简历里写上‘北师大硕士’了。”对于和莫言一起在北师大作家班学习的经历,余华笑着说:“我和莫言在北师大学习的两年里,他的缺点我都知道,我的缺点他也都知道,但是我们都不说。”

  回顾余华的这篇硕士论文,童庆炳教授点评道:“余华认为文学的‘真实’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实,文学是脱离开日常生活的常识,通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告诉现实的。所以他能写出各种荒谬来,常识并非真实,这就是文学魅力所在。余华找到了文学的钥匙,他看到了深刻的现实。”

  >>众评余华

  《兄弟》下半部写得任性

  受聘仪式后举行了“余华创作三十年研讨会”,这场研讨会也聚集了当今文学批评界的众多大腕。来自复旦文学院的张新颖教授,被看作是最早评论余华作品的批评家。他说:“能代表时代的作品总是由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但到了贾平凹、王安忆、莫言和余华的时代,成熟的作品代表了时代,这改变了文学创作的风貌。”他透露,自己原来不喜欢《兄弟》的下半部,但现在有了新的认识,“《兄弟》的上下部都在写一个失控的时代。”

  北师大文学院的张柠教授,同样对《兄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余华经常向批评家们卖弄自己的破绽,他的《兄弟》下半部写得很任性,所以批评家也可以任性批评。这个下半部,考虑的是更多的接受者,所以他偏向大众。”在张柠看来,余华天生会讲故事,写亲情写得非常好,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就一直是这样,但是写爱情写得比较狗血。

  >>儿子告诫

  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研讨会最后,余华也回顾了《兄弟》刚出版那会儿受到众多非议的情景。他说:“2007年《兄弟》出来时有很多人不喜欢,陈思和请我去做讨论会,但那天研讨会上喜欢我的批评家都出差了,不喜欢我的都在,喜欢我的只有陈思和在。”

  对于理论家的褒奖,余华坦言“很有压力,希望大家不要对我期望太高,我已经很累了”。随后,他向大家讲了个故事,“我儿子从美国回来,他说不喜欢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我说这就是它在欧美被彻底抛弃的原因:他对用妓女的生命去换女学生很反感,妓女的生命就值得牺牲吗?我儿子就提醒我说,张艺谋把自己的个人嗜好当真理,你也差不多到那个时候了,你要小心。”

  余华透露,当时儿子还引用了罗素的一句话告诫他,“罗素说,一千年以后的人类,也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我想说的是,我要警惕把自己个人的嗜好当成真理,永远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记者田超)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