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淮安市淮安区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随着工作人员双手捧着最后一位烈士遗骨与遗物,小心翼翼地放入棺木,时隔73年后,与日寇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82位英烈,从此长眠陵园。
1941年春,为保护新生的抗日政权,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的83名指战员在淮安茭陵大胡庄与数倍于我的日、伪军激战6个多小时。最后,除战士刘本成负伤幸存外,全部壮烈殉国。
2011年底,工作人员根据史料和群众回忆,利用金属探测仪等工具,终于找到当年被村民匆忙掩埋的遗骨。烈士遗骨中大多嵌有弹片,部分因生前吸入毒气而呈暗红色。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武器,正如刘本成生前所述,“在弹尽粮绝之后,战士们将手中的武器一一拆解,扔进水塘、猪圈,不让任何一件武器落入敌人之手!”
为缅怀革命先烈,省民政厅将大胡庄烈士陵园建设列入省“慰烈工程”项目,并于去年底建成。新建成的烈士陵园占地32亩,内设合葬墓、纪念碑、陈列馆和纪念广场。清明时节,前来瞻仰悼念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目前,该区已将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