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里,读者们被一本元末明初的《元刻博古图录》吸引 记者彭年 摄
本报“图书馆探宝”活动昨日到达第二站——武汉大学图书馆。报名过程中,不少读者对该馆古籍表现出浓厚兴趣。记者黄征
一大早,3名经长江网牵线的“爱上层楼”读书会书友和一位直接向记者报名的读者来到该馆,一行人走进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古籍书库。
20万册线装书深藏恒温书库
在古籍部谢泉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新图书馆3楼一间摆满樟木书柜的恒温书库。这里洋溢着樟木清香,门口放着一只温湿度表。
谢泉介绍,馆藏线装古籍共20余万册,过去放在樱园楼顶的老图书馆里,2012年元月才搬进新馆,分别保存在大小两个书库里。“这个书库小一些,另一个是它的两倍大。”
根据国家标准,书库的温度需保持在19摄氏度左右,上下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湿度为50%,上下湿度差为5%。
“两个古籍书库一年365天都开着高精度的空调。管理员每天还要进来一次,记录温湿度,检查书柜锁是否锁好,古籍有无霉变等。”
通常情况下,除了管理员,其他人员和读者都不能进入书库。
康熙“案头书”四色套印极为珍贵
谢泉指着一本《古文渊鉴》介绍,这套64卷的书是一部大型古文选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起由清代大臣徐乾学等编注,“这套书的文章是康熙皇帝亲自选录的”。据传,康熙对《古文渊鉴》备加喜爱,“常备案头,以备温习”,并要求内外官员认真学习。
更为珍贵的是,这套书为清内府刻朱、墨、蓝、黄四色套印本,用朱、黄、蓝等颜色将包括清人在内的历代评注汇为一辑,与墨色正文交相辉映,堪称稀世精品。
“在刻印年代,套印书籍一直以色彩绚丽受人追捧,但工序繁琐,造价昂贵。即便像清内府这样资金无比雄厚的刻书机构,在运行的数百年间也仅刻印过四种四色套印本。”谢泉说。
4名读者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古籍,他们边看边拍照,不停地惊叹:“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太震撼了。”
看到两种“国家珍贵古籍”
该馆20余万册线装古籍中,有6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昨日,几位读者有幸欣赏到其中两种。
明嘉靖七年(1528)蒋阳刻本《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共30卷,是一部青铜器研究著录书籍,记录了839件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自商至唐的青铜器。该书开本宽阔,印制精良,对鼎、盘、簋等青铜器都摹绘了图形、款识,并详细记录了器物的大小、容量、重量等,还附记了出土地点、颜色和收藏家姓名等,堪称研究、学习青铜器知识的教科书。
谢泉打开一页盖有5枚藏书印的页面介绍,这些藏书印都是历代收藏此书者留下的。其中明末潞王朱常汸藏书印是异形印,史料价值较高。
另一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是一套医书,即元末明初的《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和《新刊铜人针灸经》,作者无考,阐述了中医针灸治疗的原理及方法,并配有针灸穴位图。
谢泉说:“这套书的版式及字体具有典型的元刻本特征,即书口为黑口,字体为软体字,此外书中的俗字和简体字较多,这种不规范现象在医书和黄历中比较常见。当时为了省钱,每行字的行间距也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