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9日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入选。17日,记者在扬州举行“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看到“隋炀帝两颗牙齿”、“鎏金铜铺首”、“编钟编磬”、“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等百余件来自曹庄隋炀帝墓和萧后墓中出土的文物。令人遗憾的是,被当地文物部门认定墓主身份铁证的一块出土“随故炀帝墓志”未能参展。
扬州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翻开扬州和中国历史,与大运河有着密切关系的历史人物,其中不乏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巨商大贾、国际友人,他们不仅为开凿、治理运河、沟通南北交通、发展经济文化作出贡献,而且对扬州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走向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隋炀帝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展期为3个月,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展出的百余件隋炀帝墓及萧后墓出土文物,结合文字展板,展现一代帝王隋炀帝的辉煌与陨落,体现隋炀帝的命运与扬州、与大运河的重要关系,从而揭示出扬州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隋炀帝墓中,除了出土铁证“墓志”外,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近200件(套),据考古人员介绍,陶俑集中放置在西耳室,有文官俑、武士俑、骆驼俑、骑马俑、双人首鸟身俑等,陶罐则置于东耳室。
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的彩绘甲骑具装俑,是在隋炀帝墓西耳室出土的,只见,一身披铠甲的骑马武士,安坐战马上,身着铠甲,头戴风帽,两手置于胸前作持物状,而战马头小体肥,四脚粗壮,全身披着铠甲,形态逼真。而现场隋炀帝两颗牙齿引来不少人围观,这两颗牙齿出土于墓内靠近东耳室处,属于同一个体,一颗为右侧上颌第三臼齿,一颗为右侧下颌第二臼齿。
为防止文物受损,扬州市文物局为“鎏金铜铺首”、“青铜编钟编磬”两套珍贵金属文物套上了真空“外套”,“外套”里填充的是氮气。
令人遗憾的是,被当地文物部门认定墓主身份铁证的一块出土“随故炀帝墓志”却未能参展。现场展出的“墓志”是一个复制品。对此,当地文物部门解释说,墓志上的字迹本来就不是很清晰,如果遭到光照等风化侵蚀,会更加模糊。
与此同时,在萧后墓中,考古发现的凤冠也没有参展,当地文物部门也解释说,由于年代久远,凤冠严重腐蚀,暂时难以修复。目前这件凤冠尚埋在萧后墓中。
去年(2013年)3月,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曹庄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砖室墓。在一号墓出土的隋炀帝墓志是最重要的证据,同时,墓内出土的两颗牙齿,经鉴定属于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等,专家一致确认一号墓的墓主就是隋炀帝杨广。而二号墓内发现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是一具约56岁、身高1.5米的女性遗骸。虽无墓志,但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随葬品级别以及遗骸的鉴定,判明墓主人正是隋炀帝的夫人萧后。同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召开论证会,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等多位专家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就是真正的隋炀帝墓,也就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