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揭秘成都最早的“出租车”:马车鸡公车并行(图)

谢燃岸

2014年04月20日14:4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揭秘成都最早的“出租车”:马车鸡公车并行(图)

  上世纪三十年代老成都的黄包车与鸡公车。

  “五大码头兴航运,万里烟波离人愁”,本报上周报道的老成都水运交通,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日前,民俗专家刘孝昌约请记者,继续为大家描绘旧时光里的成都交通风貌,讲述成都人出行的陆上工具,马车、鸡公车和黄包车。

  溜溜马:公子哥儿的最爱

  马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四川主要产两种类型的马,河曲马和建昌马。繁殖于川西北,三江源头附近的河曲马,耐力强,一匹能负重200斤到300斤。而生于西昌的建昌马,个头矮小、体格健壮、善走山路,翻山越岭,如履平川。

  300多年前,旗人入关,对马非常重视,城内有专门的马市,被称为骡马市,马市交易繁盛,交易频繁。在郊外还设有许多马店。马倌除了给马儿喂饲料,还可以配马鞍,装铁马掌,梳理鬃毛就不用说了。

  马的数量多,由此衍生出一种被称作“溜溜马”的交通工具,这可说是成都最早的“出租车”。溜溜马,就是骑着马儿溜一转。那时的成都米店多,不少马被专门用来为顾客驮米。这些马儿岁数大了以后就变成“溜溜马”了。

  农历二月到青羊宫赶花会,三五里路,年轻好耍的公子哥儿在马夫的搀扶下上了马,还要问一句“不会摔着我吧?”“不会不会,这马走路稳着呢。”马夫满脸堆笑。慢倒是真的,这些以前不跑山路,以“驮米”为职业的马习惯慢腾腾走路,倒是马背上的乘客,目的地到了,骨头也快被抖散架了。

  鸡公车:平原山地皆能行

  民俗专家陈涛、刘进人等人介绍,在清代,马拉轿车较流行,而四川地区由于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农村地区独轮车的使用更为普遍。农闲时,车夫们进入城里头搭客挣钱。

  独轮车,也叫“鸡公车”,至少在汉代时已使用。“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鸡公车”沿至近代,也是农村许多人家通用的客货运输工具。车上无帷障,下雨则张盖或荷笠乘之。车行时,轮响吱吱如鸡鸣,俗呼曰“鸡公车”。

  “鸡公车”主要是乡间使用,因农村地区道路多为泥土路且较窄,而鸡公车的独轮不拘大路、小路、田坎路,均能行使,在民间运输中占有重要位置。晚清和民国时期,不少农村人进城也用鸡公车。鸡公车高车,一般用来载货,矮车在车上铺块布,便可用来载人了。

  黄包车:“东洋”舶来的车儿

  19世纪末,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人力车开始出现在成都街头。

  人力车,当时称为“东洋车”,从日本引进开始主要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流行,其后逐渐在一些大中城市传播。

  《四川文史资料》透露,约1890年前后,成都商人在上海买回了数十辆东洋车,想出租给别人在市区载客,遭到了警察局的干涉,要求经过批准和交纳管理费,商人不服与警察相持了两个月,后来商人去拜见当时成都的劝业道周善培,周将警察局职员骂了一顿,人力车才获准在市区行驶。

  最初的车篷也不是黄色的,当时成都主要街道路面均以石板铺成,年久失修,石板破烂,坑洼不平,而小街则多为泥土路,街面狭窄,加上晚上又没有路灯,被戏谑为“火不明,路不平,就像野猪林”,天色昏暗时人力车极易出交通事故。成都市警察局下令将车篷统一漆成黄色,好辨识。于是东洋车后来改名字成为了黄包车。

  我们在成都图书馆看到这样的资料:上世纪30、40年代,不少黄包车都被官宦人家租为私家车,车把裹上白铜,踏板也系一串铃铛,车夫一般是年轻健壮的小伙子,穿着精神。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