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读国学长心眼:唐代宗巧拒节度使厚礼

2014年04月23日07:23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唐代宗巧拒节度使厚礼

  李正己畏上威名,表献钱三十万缗,上欲受之恐见欺,却之则无辞。崔祐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所献钱赐之,使将士人人戴上恩,又诸道闻之,知朝廷不重财货。上悦,从之,正己大惭服。

  《资治通鉴》卷225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而且愈演愈烈,各地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拥有军事、行政、税收乃至生杀大权及各自地盘的继承权。长安中央政权与各地藩镇相互不信任,摩擦事件时有发生。

  到唐代宗时,唐王朝对各地割据势力,基本上是“一听其所为”,听之任之。当时的藩镇当中,以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的地盘最大,雄踞十几个州;以他的势力最强,拥有雄兵十万;财力也最雄厚,因此不止长安朝廷怕它,各地藩镇也怕他,“邻藩皆畏之”。

  大历十三年,即公元778年,李正己忽然觉得要笼络一下朝廷,他上表长安,表示愿意对朝廷提供财政援助,资金达三十万缗,一缗就是一千钱,三十万缗就是三亿钱。当时朝廷确实穷,据记载,长安京官很多要靠借贷过日子。唐代宗李豫想收这笔钱,以解财政之渴。不过,这钱可不好拿,一旦拿人家的就手软,等于是被李正己收买了,以后他在地盘上胡作非为,朝廷也没脸去指责他;但如果不收呢,那李正己就更嚣张,说朝廷不给面子,那我以后也不给朝廷面子,所以说推却也没有理由,“却之则无辞”。

  唐代宗正为难间,宰相崔祐甫给皇帝拿了一个主意。你李正己给咱送钱,咱朝廷也要显示自个的风度,名义上就收了。但是呢,不能真的收,而是以朝廷的名义发给李正己的部下当军饷,取之于李正己,用之于李正己部下,但得名声的是朝廷,士兵们感激的也是朝廷。所谓淄青,就是李正己藩镇所在地,在今天山东一带。

  而且这样做还可起到好的宣传作用,传到天下各处,都知道朝廷爱军民,不贪财物,树立了好的形象。唐代宗很高兴,于是照办。这一招果然高,李正己亏了钱,朝廷收获民意,李正己很惭愧,却不得不服气。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