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

陈晓卿:“《舌尖3》已在筹备,希望慢一点”

记者 孙丹

2014年04月27日09:07    来源:东方早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舌尖3》已在筹备,希望慢一点”

  《舌尖上的中国2》总导演陈晓卿,在现实生活中是名副其实的“吃货”。

  “很多人说第二季里多了很多人文情怀。”

  “没有人文。”

  “没有人文?”

  “真的没有人文,理解错了。我们不配谈人文,我们和割麦子的人、打工的人一模一样。我们凭什么去对人家进行人文关怀?这样说太可耻了。我们是朋友。”

  在北京西三环一套三室一厅里,客厅长桌上放着一台电视、几台电脑,两旁则是置物柜,一块大白板上分格标注着各集完成度,墙上贴着中国植被分布图,这里是《舌尖上的中国2》的工作室。

  其中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两张上下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总导演陈晓卿坐在靠窗位置,和记者聊起《舌尖2》的拍摄故事。“这个房间最多时会住三个人,导演、助理和摄影。开会时,各组人都会来,最多时候工作室来了二十二个人,都坐不下。”

  相比上一季,不少原本打算搬小板凳、备零食等待《舌尖2》的小伙伴,意外地忍住了口水,没忍住泪水,感情在食物的流转间缓缓倾泻。有人笑言,第二季就像人文民俗集锦。

  关于人文关怀的说法,陈晓卿并不赞同。“第一集《脚步》导演李勇在拍摄时和妻子分开了,他会写一段解说词说,‘困顿的旅途会因为四川女人而生趣盎然。’他会透过这些来表达内心感受,特别关注夫妻间打情骂俏的关系,因为这是他缺少的东西。片中做鱼酱的孩子希望父母在身边,李勇的孩子也在重庆,他在外地拍摄一年也见不到。其实(他们)是一样的。要说我们给人家人文关怀,这太可笑了,(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结的两颗苦瓜,一个苦海里泡大的一对苦娃,怎么能说我们去关怀别人呢。”

  “要坐当地交通工具”

  观众能从电视里感受《舌尖2》制作的用心,却很难想象背后拍摄的艰辛。从2013年1月18日宣布开拍,到今年4月18日首播,舌尖2每个环节都有时间限制,每个故事和人物都需分集导演自己寻找挑选。拍片听上去像旅游,好玩又浪漫,其实风餐露宿,还有不少苦闷。

  在林芝采野蜂蜜的主人公,李勇花了好几个月才确定下来,“当时每天都很煎熬。”原本李勇找的是个二十多岁结了婚的小伙。“我把那个人的照片和故事给陈老师发过去。当地旅馆老板说要带我去然乌湖看看,我也想去放松一下。”带着休息的心情去然乌湖,李勇半路接到了陈晓卿电话,“他说这个人不行,眼神浑浊,对世界已经投降了,希望找一个对世界还有好奇心,眼神里还有光的少年。”李勇在然乌湖待了十几分钟便返程。一切又要从零开始。村长用摩托车载着他挨家挨户,找到了白马占堆,第一集中那个眼神清澈又羞涩的小伙。

  前期调研中,寻找和选择故事人物让每个分集导演都苦恼。调研出发前,陈晓卿给集中到北京的导演列食物专业书单,请顾问团做讲座,也抽空带他们走街串巷“开荤”。“我会有目的地带他们去吃些食物,把自己欣赏食物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可能他们以前吃也觉得好吃,但没去想过。我会告诉他们食物为什么好吃,关键点在哪。”

  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类学到生物学,导演们前期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培训也密集。“客厅贴着一张中国植被图,原来还有降水量图等,可以帮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背景。比如,去呼伦贝尔要知道当地的空气湿度、年平均温度、无霜期,这和制作节目关系很大。”陈晓卿说。除了培训,出发前,陈晓卿还给导演们提了一个小要求:不能乘坐部门、媒体或朋友提供的车,而要坐当地交通工具。李勇说,“陈老师让我们用全部器官去感受当地的人、环境、风俗。从听觉、视觉到嗅觉去体会当时的氛围,当地语言尽管听不懂,也要努力感受他们的腔调、表情。乘坐公共交通更接地气,让你知道寻找的人物可能会在怎样的空间里,找到类似的感觉。”

  “可以认为是抄袭”

  首集播出后,白马占堆爬树的镜头,被很多人指出有抄袭BBC《人类星球》之嫌。李勇说,西藏当地有两种采集蜂蜜的方法,一种是攀岩,几十米高的悬崖对拍摄来说难度太大,他便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上树。“我对《人类星球》观摩比较多,肯定想用人家做得很好的手段来表现,是有学习、模仿,没必要去避讳。展现同样的生存状态,人家已有好方法,不管是致敬也好,模仿也好,这是无可厚非的。”

  陈晓卿则认为,可以“厚非”。“大家可以认为是抄袭、剽窃,都没问题,在纪录片甚至电影创作中,这种情况非常多。”陈晓卿说,“借鉴使我们对纪录片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们的差距在哪。我们很low,没这么高级。雅克·贝汉拍完《迁徙的鸟》后,很多人也指出其中某段抄袭。这种情况肯定都存在,也允许争论。如果我们真和世界纪录片发展整体水平一样高,那可能引起的争议会少一些,但我不觉得我们现在纪录片的水平很高。”

  “对我来说,更关键的是,拍回来我要问你这件事情是不是真实的。我相信我的导演,如果说人家从来没有上树采过蜜,你让人上树,这是绝对不行的。至于表现手段,对我来说,不是特别在意。”真实,是陈晓卿希望分集导演传递的最关键的信息。

  为表现真实,导演不仅要体验当地生活,还要和当地人交朋友。李勇告诉记者,“陈老师很明确地提出,不要用拍摄对象这个词,他们不是工具,是我们的主人公,要和他们做朋友,尊重他们……我们后来都成了朋友,现在也会联系。有一次拍完很久,麦客打电话问我,家里五六头牛病了怎么办。养蜂人老谭也会问我,蜂王浆下来了要不要一些。”

  “从来不是美食家”

  “在人物上想做普通平凡的人,食物也是尽量在日常生活能见到的。即使是城市里不太常见,在深山、村庄里,对当地人来说也是很普遍的食物,可能需要通过艰辛劳动获得,但并不昂贵。陈晓卿不喜欢特别‘装’、‘吃空调,吃地毯,吃转盘桌子’的菜。”

  第二集《心传》导演陈磊告诉记者,一开始陈晓卿会给分集导演确立总体价值观。可能导演在每集中的表现手法不一样,但会在统一的叙述方式中讲故事。“每个导演的个性、修养和经验不同,拍摄风格也会不同,陈老师鼓励导演在片中反映个性的东西。”但对食物的选择则必须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美食,不是经过包装的。

  说到吃,陈晓卿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我是对食物非常挑剔的人。但我也可以连续吃三天方便面。不过,当我有时间、有条件吃时,我一定会吃得特别仔细。”

  有时加班,陈晓卿偶尔也下厨给剧组做几个菜。《家常》那集出现了红烧肉,陈晓卿便给导演烧过红烧肉,展示红烧肉的另一种烧法。“我不怎么会做菜。我从来不是美食家,我是美食爱好者。他们觉得不错,但就像踢球一样,你见过专业踢球的,就不会说自己会踢球了。”陈晓卿说。

  前几日,《读库》主编张立宪写了篇《舌尖上的陈晓卿》,调侃陈晓卿片子的受欢迎,以及偏黑的皮肤和吃货的本色。陈晓卿在微博上写道,“哎呀,那个不能信。不过推荐吃饭地点和菜单那个事儿倒是有的,我也是学三联的老总,他有一个自己的密码本,比如东单北大街多少号,点什么菜,坐在什么位置最好,上面一条条记得很详细。”陈晓卿笑着说。

  “希望能歇一歇”

  “最昂贵的食材并非最好”、“美食的最高境界是人”,是陈晓卿想传递给观众的理念。他想展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而且是人与食物、自然、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人的人生百味。

  产生这样的想法,要追溯到十多年前。2002年,陈晓卿导演了七集系列节目《味道中国》,用演播室加短片的手法展现中国饮食文化。2004年他开始写美食博客。不过,陈晓卿更感兴趣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以人为中心的纪录拍摄方式。“这个选题报了好几年。直到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才着手。”《舌尖上的中国》是频道成立后,陈晓卿申报的第一个选题。

  陈磊告诉记者,陈晓卿对年轻人一直很器重、很鼓励,除了《舌尖2》的工作,他白天要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工作,中午来剧组吃个饭,下午又要回频道,晚上再过来。“陈老师要求很严很多,修改片子的次数也很多,但我包括其他导演都能接受他的意见,他在业务上非常牛,判断力很准确,指出的东西让你很服气。他本身也非常有人格魅力,大家都对他比较信服。”

  陈晓卿是中国纪录片界屈指可数拿过多项国际大奖的导演之一,其拍摄的《龙脊》、《森林之歌》大受欢迎,《见证·影像志》更是央视的品牌栏目。“虽然他是业界大腕,但和我们相处没隔阂,对故事、人物、节奏的把握,敏感度和高度,知识面的渊博都令人佩服。”李勇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和陈晓卿首次合作拍《生者》,2012年开始给央视纪录片频道做片,两人合作更多。“当年陈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不怒而威,坐在那气场很强大。其实,他更像‘纸老虎’,有时还会撒娇,是个特别可爱的人。”

  上海导演陈磊曾在上海纪录片朋友聚会中见过陈晓卿,吃饭的场合上陈晓卿较矜持。“到了《舌尖2》发现,他挺亲切,很幽默。”陈磊说,陈晓卿为人好,很有管理的艺术,针对不同人会有不同方法,交流方式不伤害人,心细。“我的妻子是《家常》那集导演,我们工作偶尔会产生口角,陈老师会充当‘居委会大姐’;有时,他又很‘坏’,看我们风平浪静,就来搞怪一下。”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后,带来的变化就是太忙,忙得没了生活。”陈晓卿说,“《舌尖3》已在筹备过程中,希望能慢慢筹备,能让我歇一下。”

(责编:张帆、杨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