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吴小如何以称“学术警察” 其审定书籍注释详实知识多

伍铱铱

2014年05月13日07:4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吴小如何以称“学术警察”

  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教育家吴小如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我首先反应的是,梨园频道里经常播放的吴先生主讲的《绝版赏析》节目不幸名符其实了。

  据说,吴先生最后一次票戏,唱的是《蟠桃会》西皮原板“天堂远在瑶池上”一段。而我初识“吴小如”三个字恰恰是从《西游记》(四川文艺出版社)开始的,他老人家担任了此书的审订工作。杨洁版的电视剧在不同电视台播了七八百遍,我看这套蓝色硬壳本《西游记》的某些章节也得有上百遍。川版之所以对我颇有意义,是因为它确立了读名著选版本的标准——得有名家点评,注释详实知识点多,文字校对精准。例如“南无阿弥陀佛”的头两个字要念成“那摩”,意为敬礼等等,都是从川版上第一次知道。成为京剧发烧友后,尤其是了解到做了一辈子教书匠的老先生有个雅号“学术警察”,每次看书都心里暗暗得意:我手里有最好一版的《西游记》!

  对于喜欢京剧、愿意了解它的人而言,吴先生是绝不可错过的大人物。他有两本书是从入门到入迷最好的陪伴——《京剧老生流派综说》(1986年)《鸟瞰富连成》(1998年)。前者有助于欣赏流派剧目,后者有助于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有人说《综说》是“绝学”,单瞧全书的文字,对此的理解可能还流于肤浅,但是如果认真看过电视节目“绝版赏析”,就能体会到“绝学”并非虚言。比如,在讲《洪羊洞》时,吴先生几乎把所有流派的唱法都讲了一遍,既宏观概论了不同流派的风格之异,也具体而微地细述了一句唱词的微妙差别,直达“无一字无来历”的境界。虽然老人家在写关于京剧的书时,总自居“台下人”的身份,可是如果不是真的学过戏,又在京剧鼎盛期看过大量名角儿的戏,别提《综说》了,能讲明白一个流派已经非常难。就像老人家自己说的,“我总的体会是,你对京戏的感觉和理解,学了跟没学就是不一样。”对待喜爱的京剧如此身体力行,可想而知,“学术警察”对待讲了一辈子的古典文学得多么严谨!

  今年是富连成科班成立110周年,对科班历史及六科学生最有趣、最深入浅出的介绍当属吴先生的《鸟瞰》。首先,他是多数富连成学生舞台实践的见证人;其次,他懂戏且与演员有交情有交流;第三,他对演员的表演有态度,既赞扬也批评,话讲得非常直。对于只能从音频资料或是音配像节目与逝去的名家们神交的戏迷来说,《鸟瞰》是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和赏析“拐杖”!即使只从文字的角度阅读,吴先生的书也会让人上瘾,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中国好声音”一经记录便立体直观,前辈艺人的飞扬神采借汉字而复活。《列子·汤问》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吴先生的一支生花妙笔将京剧艺术的魅力推向了无限。

  (伍铱铱)

  相关报道详见A31版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