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洪家拳入选区级"非遗" 洪熙官墓真伪将比对DNA(图)

黄健源、刘鹏飞

2014年05月30日09:2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洪熙官是否葬中山?将比对后人DNA辨真伪(图)

  洪永强师傅表演洪家蝴蝶掌。

  洪家拳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三水将成立洪家拳会

  文/图 记者黄健源、刘鹏飞 通讯员黄敏

  近日,三水区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洪家拳和猫狮成为入选的两大“非遗”项目。早前,本报报道疑似洪熙官墓被发现位于中山小榄,墓中骸骨保存完好,但其真实性由于缺乏相关证据仍无法确定。岭南武术文史学者周至譓表示,三水区洪家拳会成立后,将组织洪氏后人前往中山与墓中骸骨进行DNA比对,确定洪熙官是否葬在中山。

  公布:

  洪家拳入选“非遗”

  据介绍,洪拳有北洪拳与南派洪拳之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南派洪拳又称洪家拳,属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

  现今流传的洪拳传说是洪熙官融会贯通后所传出的一门功夫。

  “洪家拳在三水分布很广,南山、大塘、乐平、西南等镇街均有分布,目前练习者有3万多人。”岭南武术文史学者周至譓表示,三水是洪拳的主要传承地之一。

  据介绍,洪家拳具有两种武术风格,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二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

  传承:将成立洪家拳会宣传推广洪拳

  周至譓表示,清朝咸丰年间,洪熙官族人洪胜公从花县赤坭镇竹洞村猪腰岭迁居到三水县大塘镇。洪胜公曾孙之子洪永强,自小就跟随父辈练习洪家拳,如今是一名企业家,日前正式成为洪家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洪永强目睹老一辈去世后洪拳的某些传统文化和运动技术面临失传的现状,深感忧虑。

  有鉴于此,洪永强萌生了成立三水区洪家拳会的想法,团结洪拳传承人和爱好者,希望重振三水洪家拳的雄风。“目前,三水区洪家拳会正在筹备之中。”洪永强表示,六和、范湖等地已建立起洪家拳训练基地,接下来计划一个村成立一个洪拳练习队伍。

  关注:后人将赴中山验证洪熙官墓真伪

  洪拳的创始人洪熙官的身份一直是武林之谜。曾有人公开撰文否定洪熙官的存在。日前,周至譓宣称,洪熙官不是个传说,已在中山小榄飞驼岭找到洪熙官之墓,墓中骸骨仍保存完好。

  周至譓表示,洪熙官晚年为避难隐居中山小榄,去世后葬于小榄飞驼岭(今称大榄岗)。三水区洪家拳会成立后,周至譓称将组织洪熙官后人前往中山小榄,通过与该墓中骸骨进行DNA比对,确定洪熙官墓的真实性。周至譓认为,通过DNA比对鉴定,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中山小榄体委的支持。”周至譓表示,“三支洪熙官同族后人在这两个月内将成行前往中山。”

  洪永强说,他将成为前往中山验证DNA的洪氏后人之一。

  有段古:

  西南镇有间

  “孖仔记武馆””

  岭南武术文史学者周至譓介绍,在2011年底的一次洪拳研讨会上,有来自肇庆的洪拳传承人表示,洪熙官离开金山寺后,并不是直接到鼎湖山避难,而是先在三水西南的唐家村居住了一段时间。

  不过,至今唐家村村民对此事已不清楚。

  周至譓介绍,陈飞凤、陈武烈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父亲陈树培出生在广东省高要县沙浦村,八岁入红船戏班学艺,擅演武戏,精通铁线拳、密展拳、五形拳等洪拳拳械套路。

  孪生兄弟的老大陈飞凤曾参加抗日游击队夜摸敌营,孤身手刃六个日本鬼子,故事流传至今,西南镇孖仔记武馆由他主理。

  邓锦涛、邓容满则生活在武林世家,其高祖邓瑞昌在南海冯冲金山寺跟随洪熙官学拳,洪家拳一直在这个家族内流传。

  1923年,邓锦涛被三水县政府聘为武术老师,在当地的学校、社团传授武术。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