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高晓松谈苏轼:被贬成那样 还是很豁达

2014年06月05日08:44    来源:甘肃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晓松谈苏轼:被贬成那样 还是很豁达

  苏轼的胸怀

  我的精神偶像苏轼,不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总心怀着一种自由的境界。那时没有自由这个词,但是有大名士对天下的那种胸怀,那种胸怀就是不以一点点得失就怨天尤人、就绝望了。

  他一生中大部分时候,都在各种颠沛流离中,不停地被贬,但是从他的诗篇中几乎看不到因为这些事情而写出那些幽怨。大家再看李煜的词,那简直幽怨得不行了,但是苏轼也挺惨的啊,每天以泪洗面,从一个部级干部被贬到副处级干部,当了什么黄州团练,还能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完就玩去了、派对去了。

  因为他走到哪儿,永远有一帮大名士去找他玩。那时候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气节,就是你越春风得意,咱离你越远,我是隐士,然后你越被贬,你越倒霉,哥们儿越来陪你,哥们儿独行万里,只为允你一诺。

  苏轼一路上都是被各种文人尊重。大家可以看到苏轼的诗词,包括文章,一个是他个人心胸宽广,另一个是那个时代不是把文人逼到绝路的时代,所以大家想,苏轼被贬成那样,一路上还是这样豁达。放逐到海南岛这种贬,整个宋朝都没几位。

  宋朝是一个对文人来说最美好的年代啊,因为宋朝是军人建国,所以它很尊重文人。在一个不杀士的尊重知识分子的朝代,文人不会走出绝望的一步,再加上苏轼本来的胸怀,就算一路被贬到惠州去了,那个时候广东是蛮夷之地,什么也没有,到那儿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特别乐观,是我的偶像。

  他乐观到什么程度呢?他其实还算有钱,每贬到一个地方,他都觉得这个地方很好。当时贬他的那些新党的头儿,心胸特别狭小,尤其那个宰相,只要一听说他盖房了,马上又下一令,他又被贬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到那儿又开始盖房子,盖得差不多了,又被贬走了,最后一分钱也没有了。他没有理财的那种才华,也没有政治上的敏感。

  到最后他已经很穷了,在宋朝被贬到海南岛,意思就是永远都回不来了。这个时候有两件让我觉得特感动的事情。海南岛那时候就是穷山恶水,漂洋过海到了那个地方,连庙也没有。最后只能在大树底下刨一个坑住,但是他依然乐观。

  最感人的事情是,他的那些朋友,漂洋过海来看他。而且我知道我去看你,肯定会得罪当朝的官员,可是我就要去看你。他的那些朋友去陪他,一个人陪几个月。海南什么也没有,肉也没有,盐也没有,药也没有,都从海上运,他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了,有的时候台风来了,就没吃的,就饿成那样。

  当然特别感人的是,他饿成那样的时候,在海南还教了个学生。他教了一个姓江的学生,教完了以后还给这个学生作了半首诗,说等这孩子金榜题名续上后半首,结果那个姓江的学生真的金榜题名了。海南的生活带给苏轼身体上巨大的伤害,苏轼最后在海南待了三年,终于徽宗上台把他弄回来。他有信心他一定会回来,但是回来差不多三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他那个学生终于不辜负他,成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但是那后半首诗是谁写完的呢?他找到了苏轼的弟弟苏辙,把这首诗最后写完。

  高晓松(摘自《鱼羊野史第一卷》,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