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摄影家严明出影像随笔集 贾樟柯史航助阵新书会

唐云云

2014年08月03日0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摄影家严明出影像随笔集 贾樟柯史航助阵新书会

摄影家严明出影像随笔集贾樟柯史航助阵新书会

  近日,著名摄影家严明推出首部影像随笔集《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8月2日下午,在该书新书发布会上,著名导演贾樟柯、知名编剧史航也到现场助阵,与严明就影像的时间存在感、三峡题材、如何对待拍摄对象等展开对谈。

  素有“诗人摄影师”之称的严明,用充满诗性与人文关怀的影像和文字,在书中倾诉了自己对摄影的热爱,对生命的热情,展现出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的荒诞与浪漫。严明表示,艺术在最痛的地方,最需要真实、真切。“我拿起相机时,想起了自己心中那个怀着纯真念头的少年,而我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想去答应它、完成它。”

  通过影像找到时间的存留感

  从30岁出头拿起相机,如今是严明从事摄影的第12个年头。之前的严明当过贝司手,去过唱片公司、音乐杂志,也做过文字记者。当他的工作与摄影有了交集,便对器材着迷,并且在摄影作品找到了时间的存留感。他觉得可以用影像去见证事情,记录一段时间的心情、体验,也通过它们找到打量世界的借口和出口。严明表示,自己对于摄影是没有预设的,只带着阅历上路,寻找与内心呼应的人、事、物。“摄影其实就是一种瞬间决断,是一种视觉上的生理本能反映。有时候看到一个场景,感到头皮发麻可能就对了。我只去拍‘我爽我爱’的一切,不喜欢就会离开。”

  作为电影人的贾樟柯对摄影也是情有独钟。“我是见什么就拍什么,目前正在准备个人的摄影展,在整理多年来拍到的大量图片,应该会推出诸如‘纹身人’这样的系列展。”

  对于三峡题材的共通关注

  在艺术创作上,严明和贾樟柯对于三峡题材有着共通的关注和喜爱。重庆是严明“自搞摄影以来,决定前往的第一个目的地”。他在书的开篇就提及,“我常想,如果最初到达的地点不是重庆,而是别的什么地方,我的摄影之路会是怎样?难以想象。”严明说,在三峡人身上,他感受到一种天生的达观。“他们甚至对于库区移民没有丝毫怨言,以至于当我在当地五十块钱还包三餐的旅馆住下,对着长江吃饭的时候,觉得就那样呆着就很好,不拍照也可以了。”

  贾樟柯表示,严明的新书带给他很多共鸣,让他想起很多在路上的故事,激起了他对2000年到2006年经历的回忆。他也曾亲临夔门,感受到“今古不分”的错觉,就像在重走李白走过的路。“三峡是古典的,也是超现实的,有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气息,而且是接触人的最好的空间。在那里,个体生命力很强,人与人之间关系很亲切,很容易就回到过去的、自然如山水般的人际关系中,跟他们自然地攀谈起来。在船上,每个人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因陋就简地幸福起来。”

  严明也感慨于这种“船上的慢生活”。 “古人讲,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可见‘同船渡’和‘共枕眠’都是古人很在意的,因为都是讲缘分的。”史航则表示,在水上,人的命运被暂时定格,拥有自己的小宇宙。“这时,陌生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充满善意。”

  与拍摄对象不沟通

  在拍摄人物对象的时候,严明信奉的是“绝不沟通”。“在他们看到我之前,已经按下了快门。让其保留本色,不受交流、摄影师的影响。因为害怕他们在得知被拍摄后,面对镜头不自然的表现。” 贾樟柯对此也有相似体会。他说,自己在拍纪录片的时候,是拒绝与对象交流的。那时候,谈话已经不重要了,人的状态是一目了然的。

  寻找灵感的“转世灵童”

  谈及严明的摄影作品,贾樟柯认为最主要是诗意。而且这种诗意不是捕捉到的,是创造出的。“只有心中满怀诗意,才能找到外化。严明有超越他人的情感、学养、美术审美,他的摄影只是在寻找灵感的‘转世灵童’,将它们变成胶片。他不是去记录,而是去深刻地创造。 ”而对于严明本人,贾樟柯则评价为“心里有劲,内心强大”。“他不惧怕外面的世界,接触能够去感受、理解,获得丰富,也寻找到诗意。”

  史航对于严明摄影做了如下评价:“他不是往前凑,而是往回跑。看他拍的《朝天门码头贵妇》,能感受到比萨斜塔般的倾斜感。严明没有拉近镜头,而是留下很大的空间,仿佛这样才能容纳下贵妇的气场。不把脸凑上去,是一种留白的诗意,所以严明的作品不是发现,而是发明。”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