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作家王跃文:获鲁迅文学奖并非意外之喜(图)

尹玮 田芳

2014年08月13日10:30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作家王跃文:获鲁奖并非意外之喜(图)

  王跃文:湖南省溆浦县人,当代著名作家。资料图片

  记者 尹玮 田芳

  近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此次共有34部作品获此殊荣,其中湖南著名作家王跃文的《漫水》拿下中篇小说奖。

  记者昨晚拨通王跃文电话的时候,他正携新书《爱历元年》登陆上海读书节,准备参加新书签售、座谈等系列活动。说起作品获奖一事,他话语中难掩喜悦:“很高兴、很欣慰的事。”但他同时透露,这一切“并非意外之喜”。

  王跃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漫水》2012年由《文学界·湖南文学》首发,并被《小说月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和选载后,读者反响热烈,文坛评价颇高。当时就有评论认为该作获鲁迅文学奖“应该没问题”。王跃文道:“这次算是如愿以偿了吧!鲁迅文学奖作为中国文学最权威的大奖之一,向来具有极高的美誉度。能获奖,当然对我是一种激励。”

  王跃文介绍,《漫水》展现的是乡村的人性美、风俗美,是一幅恬静淡远的乡村风情画。他认为,小说中描绘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温暖的相处方式,在过去是存在的,也是人们理想中追寻的,但在当下生活中却离人们渐行渐远。

  《漫水》被王跃文总结为“乡愁写作”。他说,作品细致入微的刻画背后,透射出对业已失去的乡村美好生活的温情缅怀,表露的是一种乡愁。比如说小说中写到生死,“死生亦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在乡间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庄严的。人们庄严地对待生与死,贯穿在生动的细节中,成为乡村生活方式的“仪轨”。

  王跃文透露,小说原型其实就是自己的故乡溆浦县万水村。村子古名“漫水”,后因干部偷懒写作“万水”。小说发表后,也为这个湘西小村吸引了很多投资。

  各家网评

  @王跃文自评:有人读了我的新中篇《漫水》,喜欢之余说我的风格变了。我其实并没有变,文字风格服从题材而已。我当年一边写官样文章,一边写官场小说,两种思维,两种语言,自由切换。我写乡村小说,完全是另外一种状态,语言、节奏、色调、情绪,都是过去的写作没有过的。这些小说,都结集在小说集《漫水》里。

  文学评论家@阎晶明:王跃文的作品被贴上官场小说的标签。但其实他是小说上的多面手,他必须去证明这一点,证据就是小说集《漫水》。《漫水》体现了他对地方性民间生存习俗的熟稔,对方言俚语的自如运用,叙述上的耐心。从他更多的中短篇小说中能看到,他依然眼光独到地紧盯着现实里的矛盾与纠葛。

  作家@张一一:《漫水》王跃文写得比较用心,代表了他比较高的水平,我祝贺他。他获奖对湖南的作家是一种鼓励,是一件好事。但我个人保留对他新书《爱历元年》“面壁六年”等宣传语的看法。

  作家@许开祯:坦率讲,我一直觉得笛安写得不错,年轻作家中,张悦然文字也很不错,值得推荐。可惜她们获不了奖,据说一票也没有。徐则臣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作家,作品有力度,语言颇有特色,叙述很见功力,获奖名至实归。甘肃的叶舟早就该拿这个奖,他不但是诗人,更是一流的小说家。王跃文的《漫水》同样值得细读。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