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评话剧《枣树》:主线模糊 更像小品表演

2014年08月15日08: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这棵枣树 砍就砍了吧

  ◎辛酉生 关键词:国家话剧院京味儿戏剧《枣树》

  人艺的《万家灯火》,也是反映拆迁,而且带着歌颂旧城改造的目的。其中宋丹丹饰演的另一个何老太太对着丈夫照片的大段独白,让观众相信剧中人的一切感情都是真实可靠的。何老太太和她的儿子,为了要强,每个人选择的不同方式,表现出的各种有些偏执的举动,都是合理的。《枣树》所缺的就是这种从逻辑到情感的可信性,它无法给观众一个本剧能够成立的理由。

  拆迁,提到这个词,想到的是搬家、补偿、死磕、钉子户,能想到树——枣树的恐怕不多。黄盈的新剧《枣树》,一部反映拆迁和枣树关系的话剧总该让人期待吧?而看过后我只是失望。

  本剧描写的是枣花胡同拆迁,31号院的何老太太因为舍不得年轻时与丈夫种下的枣树被砍掉,让何家老小走上了保树的征程。同时院里的关家、赵家,也因为拆迁发生了种种故事。

  本剧核心是描写人与枣树的感情。从台词到宣传彩页,都说到何老太太将枣树当做死去的丈夫,每天要和它说话。这种设定可以很出彩,老太太和丈夫有怎样的故事,枣树又怎样见证了老人之间的故事,最终使老人把对丈夫的情感转而投射到枣树上;或者枣树在何老太太的人生中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让何老太太无法接受枣树被砍这一结果。人对某物有执著的情感,执著到要改变无法改变的现实,这种故事是观众想看到的。很遗憾的是观众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故事。

  整部戏对何老先生这个重要的隐形人物,几乎没有交代。只知道何老先生死了十年,年轻时候和何老太太种过一棵树。这个在剧中化身成为树、推动支撑剧情发展的人(或者称为树),居然没有性格、没有故事。那么这么一个人物,怎么能让剧中人为了保护它不惜付出高昂的代价呢?何老太太为了这棵树要死要活,一天一趟拆迁办,要拿棺材本去保树。何家大儿子跑了园林局又上万民表,为了保树可以拿出儿子上高中的赞助费,可以和妻子假离婚骗取7万元补贴移树。没了对何老先生的交代,这一切都不能成立。观众只能在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剧中人都怎么了,值得吗?犯得上吗?

  抛开何老先生不论,如果这棵树这条线立得住,树本身对何老太太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让何老太太难以割舍,本剧也可以成立。戏里说到院里人都吃过这棵树结的枣,在困难时期没有这棵树,这院里不定有谁没谁。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都有这个经验,基本每个院里都有棵能结点什么的树,枣、核桃、石榴或者香椿。这一点肯定不是人们保护它的理由。没有枣可能有人活不到现在,这是一个很好的点,但剧中只是一句带过。树本身同样立不住,同样无法支撑情节的推进。

  因为枣树这个主线模糊无力,为了撑起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能加入大量与主线无关的情节,这些情节不仅与枣树无关,也和拆迁没有太大关系。与主线无关的情节则让主线更加模糊。

  剧中的哥赵刚女儿中学生赵丹丹和何家孙子何小鹏蒙眬的恋情占了大量戏份。这段情节设定不仅游离主线,也不符合常理。赵丹丹担心拆迁以后再见不到何小鹏,因而学习成绩下降,最终离家出走。故事发生在“非典”以后,至早也是2004年,当时的中学生就算没有手机,家里也都有电话,何愁联系不上。如果两个人真有意思,就算没电话也照样能勾搭上,编剧导演实在太低估了当代中学生的能力。由赵丹丹引出到赵家家访的魏老师,最终和赵刚成为情侣。赵刚的恋情更是和拆迁毫无关系,与枣树全不沾边。这个情节的加入,只能让人觉得是在凑戏。而赵丹丹离家出走一段最不合逻辑,赵丹丹一个初中生显然明白,离家出走对解决她见不到何小鹏这事没有任何作用。这个情节是为了给邻居们一个同心协力干件事的机会,通过这件事化解邻居们因拆迁产生的矛盾,但这件事找得实在过于牵强。最终何小鹏在枣树下给赵丹丹照了张相,这也成了早恋这条线与枣树的唯一联系。

  不可否认全剧有不少很吸引观众的情节。如关家、何家给拆迁办送烟、众人八卦魏老师,到最后何老太太从屋里捅窗户的哐当一声。但还是由于主线模糊,这些精彩的剧情更像小品表演,而不是完整戏剧的一部分。

  人对事物执著热爱到偏执的程度,一定有某种强烈的理由支撑,使人不得不爱,使得观众感到他不得不爱,否则这个人物就是精神有问题。

  人艺的《万家灯火》,也是反映拆迁,而且带着歌颂旧城改造的目的。其中宋丹丹饰演的另一个何老太太对着丈夫照片的大段独白,让观众相信剧中人的一切感情都是真实可靠的。何老太太和她的儿子,为了要强,每个人选择的不同方式,表现出的各种有些偏执的举动,都是合理的。又如陈凯歌的短片《百花深处》,冯远征饰演的疯子冯先生,偏执地认为已经成为废墟的胡同上仍然有他的家。荒诞的情节下隐藏的是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可以被观众感受的。再如黄盈自己的《卤煮》,卤煮店老掌柜因为对手艺的执著,而对洋快餐反感否定,有清晰的逻辑线索。《枣树》所缺的就是这种从逻辑到情感的可信性,它无法给观众一个本剧能够成立的理由。

  倒是剧中坚决不搬楼房的高大爷,一句“不接地气就活不了”,更符合人们故土难离的情感,也更加真实。遗憾的是本剧对这个人物没能好好挖掘,让这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丰满起来。

  “这是一部令中国第一编辑叫绝的扎实剧本,让知名主持人流着眼泪看完的平民大戏。”宣传彩页上这样说。而我只能偏执地认为黄盈想表达亲情、表达爱情、表达友情、表达故土难离、表达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表达人对枣树固执的爱,但每一点都不尽如人意。如果枣树的故事就只是这样,那么砍就砍了吧。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