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曾向王志文请教怎么样才能把台词说活。王志文说你去念念《人民日报》,把《人民日报》的文章念得有感情,念得有逻辑性,念得精彩。
年代传奇长剧《勇敢的心》正在北京等4家卫视热播。这些年,“流水的传奇剧,铁打的哥俩好”几乎成了郭靖宇、杨志刚兄弟行走电视江湖的旗号。虽然两人在13年里合作了11部戏,但弟弟杨志刚当上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勇敢的心》当属第一次。昨天,杨志刚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畅谈一路走来的不易,勇敢抖搂私密事——在很多人眼里,他是靠哥哥郭靖宇一步步扶上位的,但是很少人了解他的家事、兄弟间的特殊情感、意外烧伤后的患难与共等等曲折。准确地说,这是个互相成就的兄弟传奇,圈内很少有人戴着有色眼镜看这对兄弟组合,因为郭靖宇帮得坦荡,杨志刚奉献得甘心。他们的故事并非想象中的功利,反而有着温暖的基调。
私密事
小时候过继给舅舅,所以和哥哥郭靖宇不同姓
杨志刚和郭靖宇是影视圈里非常少见的兄弟组合。一个做编剧和导演,一个做演员,每部戏都一起合作,而且合作的项目都是传奇剧。杨志刚和郭靖宇从来不避讳两人的亲兄弟关系,甚至将杨志刚从小过继给舅舅家养大,所以两人成为姓氏不同的兄弟的家庭私事也公之于众。谈到与哥哥郭靖宇十余载不离不弃的携手合作,杨志刚说:“哥哥多年来一直培养我、栽培我。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我把我的整个青春都献给了他的电视剧,献给了他的艺术。”
杨志刚坦言生活中,他们兄弟二人少有分歧,哥哥郭靖宇就曾开玩笑说:“我们两人想法一致的时候,听志刚的;不一致的时候,听我的。”言语中透着主导者的得意。对此杨志刚只有赞同,称哥哥的确是那个决定自己“终身大事”的人——事业上的选择完全由哥哥来引导:少年时代郭靖宇教了弟弟一段芭蕾手位让他考上舞蹈学校;成年之后又鼓励他进入表演行业,于是杨志刚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尴尬事
毕业后失业在家遛狗三年,被郭靖宇批不会演戏
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杨志刚失业了,“不想毕业后三年没接上戏,在家遛狗三年”。之后,是郭靖宇领他进剧组从演小角色开始,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一直走到现在。
杨志刚记忆中,哥哥并不会因为念及兄弟情对自己“特别照顾”,十多年才熬成主角自然说明了一切;兄弟俩多年来也总在磨合,杨志刚回忆说:“我哥在我才出道那会儿并不认可我,说我演戏只会摆酷,就一‘POSE演员’,还不留情面地说:‘有人请你演情景喜剧都是抬举你!’”除了撂狠话,片场中的郭靖宇更是不留情面,“有一次我因晚上喝酒,导致第二天去剧组迟到了。记得当时大家都在等我,我哥一见我终于出现,脸不是一般的青,在摄影机摇臂背后,他生生拧下一个摇棒儿,追着我在片场跑了三圈!”从此之后,杨志刚再不敢耽误大家了。
伤心事
2008年曾因拍《秘密图纸》被烧伤
因为当年烧伤的经历,杨志刚在对勇敢的含义上有着更深刻的人生体验,“2008年拍《秘密图纸》我受伤,30%的烧伤,当时脸也烧伤了。那种疼痛是不能忍受的,也是我不太想去回忆的。那次的灾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肉体的伤害,在精神上也使我一度抑郁。现在回想起那段日子确实很难熬,但是我想我当时是有一颗勇敢的心的,坚信我自己能够好过来,我坚信我依然还可以做我喜欢的事业——表演。”
得意事
王志文让其念《人民日报》练台词
杨志刚在《红娘子》、《火蓝刀锋》、《打狗棍》里面的角色,都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但生活中的杨志刚却是相反的性格,“生活中的我不是话痨,我比较安静、比较内向。这种反差可能也使我自己很拧巴,我希望我有机会能演一个接近生活中的我的角色。”
为了适应戏里角色的口舌如簧,杨志刚确实下了不少苦工夫,“记得我在拍《龙虎人生》的时候,请教过王志文老师。志文哥是公认的台词皇帝,台词最好的人。我请教他怎么样才能把台词说活。志文哥说你去念念《人民日报》,把《人民日报》的文章念得有感情,念得有逻辑性,念得精彩。然后我就真的这么做了。”
付出后收获的回报也让杨志刚欣慰,“当年大家质疑我,没名气却能演重要的角色,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投资方会主动跟我哥提出,有个戏请你导,能不能叫上你弟弟?”
与此同时,杨志刚也坦言正面临转型的问题,“在圈内我有一个外号:头号大少爷!我其实想尝试其他的角色,尤其是古装戏中有作为的皇帝,如秦始皇和汉武帝。”即便如此,杨志刚还是选择脚踏实地:“演员当然是想要诸多尝试,而我更想做的是把每一个角色演到极致,目前的角色的确有郭氏印记,我就要带着这个印记走到巅峰后,再华丽转身。”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