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1日电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提出‘隆中对’,不仅是因为他智力超群,还与当时襄阳的文化发展分不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研究员夏日新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襄阳·汉水文化论坛”上这样说道。据了解,此次论坛以“汉水文化与襄阳发展”为主题。
“三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虞国旗在致开幕辞中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襄阳,是汉水文化交融的中心枢纽、三国文化的源头、著名的汉江商埠和汉江流域经济史的活化石。如今,襄阳正在鼎力打造‘一城两文化’( 襄阳古城、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城市品牌,复兴襄阳中心城市的梦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认为:“华夏的‘夏’,汉族的‘汉’,这些我们民族的标志性符号,都与汉水文化有关。汉水流域具有沟通东西、通贯南北的地理特征,楚文化、秦文化、汉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具有包容创新、与时俱进的汉水文化。”
夏日新进一步阐释了诸葛亮与襄阳文化的关系,他认为:“东汉末年的襄阳聚集了大量全国优秀人才,如刘备、赵云等,实际上处于全国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诸葛亮住在襄阳期间,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下,完成了从青年学者向战略家的转变过程,从而得以洞察天下大势,向刘备提出隆中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玉德则呼吁将襄阳列为中华文明传承基地,他认为“襄阳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大后方”。(邱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