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刻有符号的彩陶片。
甘肃省甘谷县西坪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面龙身纹瓶。
在青海省乐都县一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柳湾墓地,出土了近2万件远古彩陶,包括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类型,距今4500余年。这些彩陶的纹样有锯齿纹、涡纹、菱形方格纹、葫芦形纹、圆圈纹、变形蛙纹、网纹、平行线纹、折线纹、三角纹等。一些彩陶底部或陶体彩绘以下部分标有 “+”、“-”、“×”等符号,考古专家认为,这些符号极有可能是原始文字的萌芽状态。
我国彩陶研究专家蒋书庆曾在甘肃省临夏州发现了一件4500年前绘有7个符号的彩陶壶。该壶底色为土黄色,直径30厘米,高28厘米,壶身两侧有两个耳把,壶肚画有7个菱形块,每个菱形块内都有1个符号。经考证,这7个符号在甲骨文中都能找到,是1个字的7种不同写法。1个字在一件彩陶壶上出现了7次,而且是以变化的形态出现,说明先民不是随意而为,是有目的对生活的记录。这些符号比甲骨文早了将近1000年。
专家认为,彩陶上的一些符号和其他文物史料说明部分彩陶符号已经具备了文字的要素,有力地印证了甲骨文起源于彩陶符号的说法。可见,甲骨文中有一部分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萌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