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剧目《在日出之前说早安》 组委会提供 摄
中新网桐乡11月9日电 上一分钟看完名家大戏,下一分钟就和主创邂逅,打招呼聊聊天,彼此间熟稔的仿佛是比邻而居多年。乌镇戏剧节期间,偏居一隅的江南小镇——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汇聚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热爱戏剧的人士,成为中西方文化对撞交流的乌托邦。
9日,为期11天的乌镇戏剧节在乌镇西栅景区闭幕。本届戏剧节以“化”为主题,特邀17部大戏,12部青年竞演单元作品,还有12场小镇对话,和5场工作坊以及超过300组嘉年华团队带来的将近1500场街头演出。
用著名编剧史航的话来说就是“乌镇,随时有戏”。
有精品大戏。靓丽恢弘的乌镇大剧院和由百年历史建筑群落改建的六座古典小剧场中,轮番上演10余部经典话剧作品,既有接地气的大戏《青蛇》等,也兼具了国际范,像是有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剧团的《人声》,韩国美丑剧团的《墙壁中的精灵》,印度团体剧场的《第十二夜》,美国浓缩莎士比亚剧团的《莎士比亚浓缩全集(浓缩版)》,意大利贝加莫口袋剧场的《高跷上的华尔兹》,丹麦欧丁剧场的《进步颂》及《追忆》等演出。
戏剧文化在乌镇得到了充分的尊崇。
深夜档《女仆》每场演出只能容纳200名观众,一些没有买到票的观众就守候在剧场门口,央求安保人员不要关上门,通过场外的一个显示器观看到现场的演出情况,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们仍坚持看完整场演出。
走出剧场,街头亦是中西方艺术融汇的宝地,随处都可驻足欣赏的用心表演之作。
乌镇老邮局门口,来自法国艺术候鸟联盟的演员脚踩高跷,装扮成绿色的螳螂模样穿梭在人群中。另一名演员邀请现场的观众参与其中,两人到“螳螂”的肚子中,模仿母螳螂吃夫,引得现场观众惊叹,表演结束后,演员用带着法语口音的中文向观众致谢。
中国传统戏剧提线木偶戏也出现在了乌镇的街头,表演者手中提着线以木偶控制其手指,只见一提一抬间,木偶手握毛笔在纸上写下了“花好月圆”几个字,高超的技艺引得观众拍手叫好。
除了演出,乌镇专门设置了《小镇对话》环节,让中西方思想得以交锋。
话剧导演李华导演的《等待戈多》每晚九点在乌镇锦堂上演,下午空闲时,她会信步去听听业界大佬间的《小镇对话》。
《小镇对话》在古色古香的评书场进行,参与的嘉宾们坐在木质方椅上,观众们则围着八仙桌而坐,品着当地特色的白菊茶。
“我希望我们的对话更加随意,不像答记者问,答记者问我就会迅速的搜集词。”先锋导演孟京辉在题为《站在先锋》的对话中对导演胡恩威这么说。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沈林、美国导演丽莎·勒诺、印度导演阿图·库玛,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都乐于坐下来聊聊共同的挚爱莎士比亚。
沈林觉得,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就在于剧本留下来了,但表演方式没有,给后来的导演和舞美很大的创作空间。丽萨·勒诺认为,中国的戏剧习惯以语言创造角色,在西方则常用行为创造角色。印度导演阿图·库玛则说,和中国的两次结缘,都是来这个国家参与莎剧的演出。
在戏剧节期间,致敬莎翁的《第十二夜》和《莎士比亚全集(浓缩版)》连演多日。跨越时空与国界,莎士比亚在遥远的乌镇,成为一种沟通的媒介,普通观众能够感受到世界上不同文化对于戏剧的阐释。
这也正如,哪怕临近深夜,乌镇临水的长廊里依然坐着人,他们来自各地,互不相识,却一起谈论戏剧。
“五年前我就坐在小酒吧跟陈向宏(注:乌镇的总设计师)说,到戏剧节举办的时候,满街都是来看话剧的文艺青年、中年和老年,酒吧里是散了戏走下台的演员和看完戏的观众,大家全碰上了。这个事儿现在就真发生了。”戏剧节发起人之一黄磊的话语或许是对乌镇文化生态的最好注脚。(记者 赵晔娇 实习生 胡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