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老北京曾有多处“大栅栏” 得名始于明代(图)

2014年12月05日14:47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老北京曾有多处“大栅栏” 得名始于明代(图)

  前门大街的“大栅栏”可谓家喻户晓,它是京城最古老且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曾有“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悠”之说。其实,历史上的北京称“栅栏”的地方有多处,除了位于前门外的“大栅栏”,还有双栅栏、横栅栏、铁栅栏、三道栅栏……

  大栅栏得名始于

  明代在胡同口装栅栏

  老北京很多胡同的得名大多都有讲究,比如王府井是缘于街上原有一眼甘洌甜美的水井,福绥境是缘于胡同里原有一眼苦水井,由苦水井胡同音译而得名……大栅栏的得名则是因为最早在胡同口安装有防范外人夜间随便进入胡同的栅栏,故名。据史料记载,内城的栅栏始于明弘治年间。弘治元年(1488年),百户(明代官名)王敏上奏皇帝:“京城之内,大街小巷不止一处,巡捕官兵,只有七百余名,未免巡历不周,一闻有盗,昏夜追赶,大街曲巷辄被藏匿……于小巷路口置立栅栏夜间关闭。”弘治皇帝朱祐樘觉得此奏折很有道理,便传下旨意,在北京内城大街小巷的主要路口设置栅栏,意在“谨防盗者,慎保平安”。此后短短几个月,内城各街巷设置木质栅栏近百处,以防“流寇之盗”。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初期,外城的不少胡同也安装上了栅栏。当时,因为多有贼寇流窜作案,所以康熙皇帝以“京师不靖,责令内城和外城每日巡缉,外城各巷口照内城设立栅栏,定更后官员不许行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又“准奏外城各街道胡同设有栅栏至为严密,交五城不时稽查,务令以时启闭,栅顶仍钉木板,书写街道胡同各色”。由此来看,这个时候的街道胡同不仅要设立栅栏,而且在栅栏上还要标出街道胡同的名称。乾隆皇帝同时还诏令:“京师内外城大小街巷设立护门栅栏,有作践损坏者交刑部治罪”。每处栅栏入夜时关闭,“自王(爷)以下官民人等,概禁行走,步军校等分街道,轮班值宿。”应当说,在栅栏设立后,对它的管理也是很严格的。因北京内外城大大小小的街巷胡同很多,所以安装的栅栏也非常多。据记载,当时北京的内外城总共设立了1746处大大小小的栅栏,由此也使京城的各类盗窃案件大为减少。

  当时的栅栏大多采取“官助民办”的方式设置,也就是各街巷、胡同自筹资金,购置材料,雇用工匠制作和安装。最初的栅栏样式多为铁制和木制的,可以随时移动,即晚上将栅栏横在街巷或胡同口处,挡住人车的往来,等天亮时再搬开放行。由于搬来搬去比较麻烦,很快就被改为对开(或单开)式固定栅栏,就像现在的大门,能开能关,很是方便。为了保护好街巷内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许多栅栏制作的既坚固又高大。

  大栅栏原叫廊房四条

  因栅栏格外高大更名

  在数以千计的栅栏中,位于前门外廊房四条胡同口上的栅栏最高大气派。这是因为廊房四条胡同里的店铺很多,又都是家大业大,店主们更是害怕强盗的光顾,于是纷纷出钱,要求把胡同口的栅栏制作得越大越坚固越好。工匠们见有人愿意出大价钱,就把栅栏制作得又高又大,比周围的栅栏高大了许多,后来人们就把这条胡同称为“大栅栏”,而原名“廊房四条胡同”却被人们渐渐地遗忘了。所以,明代北京地图上的“廊房四条”在清朝的《乾隆京城全图》上就被改成了“大栅栏”。

  “大栅栏”东西长约275米,南北宽八九米。清末全盛时期,有各种店铺近80家,而且家家是名店名铺,包括绸布店、首饰店、鞋帽店、茶叶店、药铺、烟铺、饭馆、饭庄、文具店、戏园、影楼等,鳞次栉比,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是北京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大栅栏”这条古老的街道也是几经兴衰,其中最严重的一次衰败,是光绪二十六(1900年)的大火。据《庚子记事》记载:“(农历)五月二十日义和团焚烧前门外大栅栏老德记大药房,火势猛烈,四面飞腾,延烧甚凶。计由大栅栏庆和园戏楼延及齐家胡同、观音寺、煤市街、煤市桥、纸巷子、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门框胡同……约略延烧铺户一千八百余家,大小房屋七千余间。”以后经过数十年的逐步恢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和发展,才使这条老街再度繁荣。

  老北京有多处栅栏胡同

  钟声胡同最早也叫“大栅栏”

  钟声胡同位于西单北京图书大厦北面,最早也叫“大栅栏”,因明代在该胡同南口设置栅栏而称栅栏胡同。清代时,因旧的栅栏破旧不堪,更换了一个高大的铁栅栏,故改称大栅栏。1958年,该胡同南端东侧建起北京电报大楼,上设报时钟楼,装四面塔钟,每当整点之时,悠扬的钟声便回荡在京城上空,1965年该胡同便改为钟声胡同。

  双栅栏胡同原来也叫栅栏胡同,位于西长安街南侧,东安福胡同和小六部口胡同之间。这条胡同南北走向,原为沟渠旁的土路,后形成街巷,因路口设有栅栏故明代称栅栏胡同,清代称大栅栏。据传这里的栅栏与别处的栅栏有所不同:此处当初为河渠,栅栏只设立于两岸之上,而不设立于水面之上,看上去其栅栏像一对分开的门扇,故得名“双栅栏”。1913年,河渠被改为暗沟,修路时,将双栅栏拆除,1965年改称双栅栏胡同。

  三道栅栏胡同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东侧,留题迹胡同和大院胡同之间,东西走向。清代为院儿胡同西段。因内设维护治安的栅栏而得名。相传这条胡同原本也只有一道栅栏,但没有挡住窃贼的进入,栅栏设立后仍发生了几起失窃案。为了防止窃贼的再次进入,胡同里的各家各户又多出了不少钱,在第一道栅栏之内又设立了两道栅栏,所以人们便将这条胡同称为三道栅栏,1965年定名为三道栅栏胡同。另一种说法是这条东西走向的大胡同里还有两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住在小胡同里的居民又独自设立了两个小栅栏,这样一来整个胡同就有了三个栅栏,故此得名。

  横栅栏胡同位于景山东街东侧,纳福胡同和三眼井胡同之间,呈南北走向。民国时称横栅栏。据传,明代在胡同两头各有一栅栏门,夜晚关上,早上打开,胡同因此而得名,1949年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横栅栏胡同。

  前门外的

  大栅栏

  为何读作

  “大石拉儿”

  在老北京称“栅栏”的街巷中,惟有前门外的大栅栏与其他以“栅栏”为名的胡同在读音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人们习惯上将前门外的大栅栏读作“dàshilàer”(“大石拉儿”),“栅”读轻音,“栏”读去声儿化,很少有人将它读作“dàzhàlán”。而其他以“栅栏”为名的胡同,其“栅栏”二字要念“zhàlar”,其实,“shanlan”才是“栅栏”的本音,“zhàlar”是北京的方言,而“dàshilàer”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这种读音在北京实不多见。

  关于前门外大栅栏的发音渊源,还有一种说法。据传,这与前门大栅栏曾经是古代皇家的珊瑚库和珊瑚加工厂有关。珊瑚最早是作为贡品出现在宫廷里,后来才作为商品出现在达官贵人的家中,一直被视为仅次于金、玉、瓷的贵重物品。清代在北京便有许多贮存和加工珊瑚的地方,其中前门外廊房四条所开设的珊瑚加工店铺最有名,其经营者多为蒙古人。据说蒙古语把“珊瑚”称为“shala”,所以人们将这条胡同俗称为“沙剌胡同”或“纱络胡同”,汉语的意译是“珊瑚胡同”,用北京话一儿化,就成了“shalar”或“shilàer”。清康熙年间朝廷下令将外城各街巷两端安装栅栏,所以这条街巷的两头也各有一道大铁栅栏,于是就按音拢字写成了“栅栏(shilàer)胡同”,后因所建的铁栅栏格外高大,而称“大栅栏(dàshilàer) 胡同”,简称“大栅栏”。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大栅栏系满语,因为清代《光绪顺天府志》中有“沙剌即沙拉,国语谓珊瑚也”的记载,而《日下旧闻考》中也指出:“舒噜,满洲语珊瑚也。旧作沙剌,今译改。”

(来源:北京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