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12月7日电 (记者 龙敏)“为啥有医药博物馆、工业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皮鞋博物馆等名目繁多的博物馆,却偏偏没有农耕文化的博物馆?”72岁的退休教师刘映升自筹资金,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对外免费展示上千件已经退出或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农具。
“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记录了一段历史。”刘映升表示,希望每一件展品都能变成一堂生动的课,一本可读的教材。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能学到一些东西,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第六届全国社区互助农业(CSA)大会7日继续在福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福建农林大学举行。期间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也正式揭晓。
72岁的退休教师刘映升,因独立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与62岁的杨德禄、65岁的张书岩、67岁的郭书荣、71岁的赵冬祥、74岁的衡生喜、86岁的窦克武等人一道,获评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碚蔡家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号称“重庆粮仓”,农户周边是成片成片的水稻田,有着丰富的稻草资源。
刘映升是位土生土长的北碚蔡家岗镇人,1997年在重庆市第24中学病退。据刘映升老人回忆,退休后,他发现许多民间农耕文化技艺相继作古,于是产生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的想法,为的是把这些曾经的记忆留住,好以后指着这些实物告诉孩子们,这些东西曾经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为搜集农具,刘映升不顾年事已高,除了北碚周边,连酉阳、秀山、成都、贵阳的农舍都跑遍。刘映升的儿子刘刚说,2008年5月12日,刘映升赶到荣昌,想征集一台织布机,结果遇到地震,他所在的房子塌了,他还用身体拼命护着织布机,最后从废墟中爬出来时,浑身都是灰尘。“真是连命都不要了。”
刘映升的老伴张宗会也是农民,看到一大堆田地用的“破烂”搜集来放家里,曾经也很生气。如今却慢慢理解,尤其是,那天孙子城里的同学来玩,看到这么多从来没见过的农具,大开眼界。“那时,我也觉得很自豪。”
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的过程是艰辛的,刘映升拿出了自己作为退休教师的所有积蓄,把女儿城里的房产都抵押了,以支持家里收集农具文物。据了解,刘映升的家里曾养了上千奶牛、鸡鸭和猪,但为了置办陈列馆,把家里所有的牲畜都卖掉了,现在经济来源全靠儿子的狗舍维持,前年,还贷款十多万元。
如今,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共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更像一个农家花园,在枇杷树、广柑树下的草坪上,摆满了大大小小不怕风吹雨淋的石磨、石碾等石制农具。室内展区则分为三部分:农业生活馆、农业生产馆(工匠作坊)、竹器(民俗)展厅,展出的农耕器具共有1000多件,大到织布机、水车、石磨,小到水烟斗、剃发刀,涵盖了各个年代农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工具。
除了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外,刘映升还时刻惦记着如何将家乡的老传统保存下来。历时十余年,他亲手绘制了1949年前的蔡家、悦来地图还原当年繁华街道,“只为子孙后代还能记得这些地方,记得这些曾经的老镇。”
自2006年起,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每逢周二、四、六、日上午,市民都可免费参观。
刘映升说,正在与企业联系,希望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打造成农耕社会体验区,让市民来体验农耕文化,当一回农夫,可以参与编草鞋、包粽子、耕田等;从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
知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担当顾问的评审团评价称,刘映升,一位退休的回乡的老中学教师,以他赤诚的爱乡之心,奔走20多年,耗费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建立起一个免费开放的“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一位年及古稀的老人,不仅用他的行动为巴渝农耕文化留下根脉,而且还以他原创的1000余首乡土诗歌,将传统农耕文化活化传承。(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