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贺岁大战”第一回合意外连连 “青春风”掀翻“大船”
青春片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2014年的“贺岁档”,终于在上周末进行了第一回合的票房大战。从传统意义上说,第一回合的两个主角《太平轮》(上)和《匆匆那年》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然而,意外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由吴宇森导演,梦幻明星阵容主演的史诗巨制《太平轮》上映之后,市场反应一直平平。反而是《匆匆那年》,12月5日上映之后,一路领先。截至8日清晨,《匆匆那年》上映三天累计票房2.23亿。
近两年青春题材电影在票房上几乎屡试不爽,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系列无一不是以小博大的票房宠儿。
票房数据
完胜巨制 青春小片突起
今年贺岁档不仅时间长,而且竞争惨烈,没人能预测谁能够最终赢得票房冠军,但很多人都把宝压在了《太平轮》、《一步之遥》、《智取威虎山3D》三部大片身上。令人意外的是,吴宇森和一众国际大牌明星的号召力都没能让《太平轮》成为票房大户,却让《匆匆那年》给领了先。
周五,《匆匆那年》上映首日票房5810万,加上提前场和零点场票房2130万,首日累计7940万,相当于《太平轮》上映三日的票房总和。此后,《匆匆那年》更是一路狂奔,两日累计1.57亿,三日累计2.23亿,并带动周末两天的大盘过亿。
此时,距离《一步之遥》上映还有十天时间,照此速度,《匆匆那年》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是5亿起步,而超级大片《太平轮》则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制胜法宝
无排他性 观众怀旧成风
《匆匆那年》上映之前,影评人谭飞就预测该片会成为贺岁档最大黑马。谭飞表示,《匆匆那年》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这个模式和《致青春》、《小时代》系列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上映之前原著已经非常火了,无疑对影片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此外,谭飞认为青春题材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属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空间非常大。“无论你是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还是正在上学的学生,都有青春的记忆,不同的人都需要这种怀旧情绪,这就使青春题材没有排他性,可以说是囊括了各个主流消费年龄段的观众,具有巨大优势。”
和高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青春片在口碑上并不尽如人意。《匆匆那年》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5.7分,时光网上只有5.9分,都不及格。
此前的《致青春》、《小时代》系列、《同桌的你》也有颇多争议。有网友总结说,青春片大都是“剧情不够,老歌来凑”。导演张猛也曾表示,国内的青春片永远是初吻和情殇,《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青春片都没有脱离这个模式。
谈及青春片存在的问题,谭飞表示,与好莱坞相比,中国青春题材电影在尺度上没有放开,所以永远在回忆高考没考好、谈恋爱等几件事。此外,创作者们对青春的观察还是显得有点肤浅,流于表面。像早年间《阳光灿烂的日子》那种深入挖掘时代如何和青春交织在一起的电影太少了。
隔海追根
中国当道 好莱坞青春式微
与之前擅长炮制各类青春校园题材电影的好莱坞相比,国产青春片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都显得稚嫩。但好莱坞的青春片已经持续走下坡路,甚至基本消失,而国产青春片则正当年。
截止到目前,除了还在上映期间的《匆匆那年》以外,国产青春片代表的票房成绩均已经超越5亿大关,而且均杀入了年度华语片票房十强。而在美国,青春片一直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在早年的《油脂》和《周末夜狂热》之后,美国青春片就逐渐开始式微。
美国知名电影网站Indiewire表示,在美国,纯正的青春电影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暮光之城》系列、《饥饿游戏》系列、《超凡蜘蛛侠》系列这些与其他电影元素跨界的青春元素的电影。虽然其中有着面向青少年市场的元素以及年轻偶像的出演,但是其内容和本质已经越来越泛青春电影,与原本的青春题材电影相去甚远。
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在过世之前曾坦承,美国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青春题材电影了,“包裹着青春外衣,但是讲述着别的截然不同的故事,似乎才是一种更容易讨得观众欢心的做法。” (田婉婷 许思鉴)
国产青春片
票房一览
《将爱》
导演:张一白 票房:2.04亿
豆瓣评分:6.6 时光网评分:7.0
《致青春》
导演:赵薇 票房:7.19亿
豆瓣评分:6.7 时光网评分:6.9
《中国合伙人》
导演:陈可辛 票房:5.39亿
豆瓣评分:7.7 时光网评分:7.7
《小时代1》
导演:郭敬明 票房:4.84亿
豆瓣评分:4.0 时光网评分:4.2
《小时代:青木时代》
导演:郭敬明 票房:2.9亿
豆瓣评分:5.1 时光网评分:4.1
《青春派》
导演:刘杰 票房:2762万
豆瓣评分:7.5 时光网评分:7.5
《小时代:刺金时代》
导演:郭敬明 票房:6.06亿
豆瓣评分:4.3 时光网评分:3.4
《同桌的你》
导演:郭帆 票房:4.57亿
豆瓣评分:6.1 时光网评分: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