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机上办“电台” 谁都可以当“主播”?
12月14日上午9点过,公司职员韩小暖点开手机上一个叫 “荔枝FM”的界面,打开自己的“私人电台”—“暖调频”,录制新节目。记者发现,已有不少年轻人在玩的“私人电台”,其实是一个应用程序。不过,记者疑惑,如此“电台”是否想办就能办?
——编者按
大冬天窝在私人电影院柔软的沙发上看一场只有两个人的电影,感觉外面刺骨的寒风与己无关;或者,蜷缩在被子里,打开手机里的“私人电台”,听身边“主播”用柔软的嗓音,讲述自己的青春过往;再或者,去私人剧场点一场戏,跟着剧中人嬉笑怒骂,体验百味人生……这样的个性化文化服务正在我们身边生长。即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私家文化调查”报道,为大家解读私人文化定制台前幕后。
私家体验
一个人就能搞定的“电台”
看到记者时,韩小暖正为下一期节目选音乐。韩小暖告诉记者,制作一期节目,从前期选音乐、撰写广播稿,到中期录音,后期剪辑和推广都由她一个人完成。“这个应用软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操作简单,零基础的人也可以玩。”韩小暖边说边演示,“先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在主页面上找到创建私人电台的按钮,进入电台创建界面后,按一个钮便可以录音,按另一个钮可以添加音乐,然后再为自己的节目想个主题。”
记者看到,录音页面被做成了颇有年代感的奶白色的收音机样式。录音时,右侧滚轴上黑色的带子就会增多。
最后,韩小暖将录好的内容上传到荔枝FM进行审核。过关后,新一期的内容就自动上传到主页了。“其他用户只要知道名字或账号就能搜索,做得好的节目,荔枝FM还会在主页推送。”
记者调查
“电台”有听众,“主播”在身边
“从某种意义上说,荔枝FM圆了我的DJ梦。”韩小暖说,这让普通人也有平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华。据悉,去年10月才在苹果手机应用程序商店里上架的荔枝FM,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用户及30万个注册“电台”。
在这些“电台”中,既有央视主持人王凯创办的“给孩子说故事”,也有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的“糖蒜广播”、“坏蛋调频”等网络播客。但更多的,还是各种类型的高收听率“电台”:文学类的“一个人的书房”、语言学习类的“为你读英语美文”、脱口秀类的“今晚80后脱口秀”等,经常入围热门推荐前50名。“这种形式让我重温了小时候电台带给我的温暖,但不同的是使用起来更便捷。只要有手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听。”网友“李大嘴”告诉记者,“私人电台”节目不仅内容选择多,“有的‘主播’还是身边的朋友,让我更有亲切感和代入感。”
政策解读
“私人电台”不能随便开
据调查,从2012年开始,声音类的手机应用程序就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广受欢迎的“豆瓣FM”,就是一款模拟音乐电台播放模式的应用程序,只是没有录音功能。同时,在网友中有一定名气的网络播客,也开发了独立的应用程序。
是否谁都能开这样的“电台”?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处长向辉表示,根据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技术设备及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稳定的资金保障和场所。同时,审批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还应符合国家的广播电视建设规划和技术发展规划。但向辉也解释道,《条例》中所指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而安装在手机上的“电台”因为没有占用广播频率,所以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台,其本质只是应用程序。
那么,这一类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用是否需要向相关部门报批呢?向辉认为,由于声音类应用程序尚属于新生事物,边界还比较模糊。“如果是网络视听类节目,就需要在我们这里报备,但应用程序又属于经信委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