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擦亮金招牌

2014年12月24日10:41    来源:河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擦亮金招牌

   原标题: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擦亮金招牌

   在黑色卡纸上勾勒出形状,再用剪刀仔细地将其剪下,然后根据投影仪上的照片涂上颜色,在孩子们一双双灵巧小手中,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的模型诞生了。捧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孩子们脸上乐开了花。

   这是记者12月21日在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中看到的一幕。这些孩子们不知道,他们陪着“历史教室”度过了5周岁生日。

   望着兴奋的孩子们,一直负责“历史教室”的河南博物院外联科科长刘璐感慨地说:“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单一到多元,"历史教室"5年的成长实在不易。”

   从2009年破冰筹备,到如今形成以“文物保护观摩实验类”、“博物馆学程类”、“传统文化类”、“传统节日类”等四大类近50个教育项目的“金字招牌”。在当天举行的“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五周年座谈会”上,来自首都和省内文博界的专家对“历史教室”给予很高评价。“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累计开展教育活动2800多场,服务观众逾10万人次,在全国文博界引起广泛关注,很多外省的博物馆都到河南来取经。”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业委员会主任郭俊英说。

   “陈列展览的延伸、互动教育的平台”是河南博物院打造“历史教室”的宗旨。随着文博单位的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历史教室”成为河南博物院更新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最大化的尖兵。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表示,“历史教室”已经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从“教”到“学”、从“引导”到“导赏”的转变,下一步需要像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借鉴连锁模式,拓展博物院的空间,让它扎根校园社区,走近师生公众。

   据了解,河南博物院已经与郑州四中、河南省少儿图书馆合作开展了“院外历史教室”,形成了博物馆、图书馆、学校三方共建的教育新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讲给我听,我会忘记;展示给我,我会记得;让我体验,我会明白”,这句每个河南博物院人都会背的话道出了现代博物院教育的真谛。河南博物院社教部主任刘玉珍表示,未来,将利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试点”的平台展示和辐射带动功能,策划、实施“走出博物院”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广“历史教室”,并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计划,创造与教学内容结合互补的教育活动项目品牌,实现博物馆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教育课程的可复制、教案化、资源化。4

(来源:河南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