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文化专题>>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

三世佛:现存年代最早的元代喇嘛教石雕造像[图]

2015年05月18日19:27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清源山上俯瞰泉州市。(人民网记者 薛婧摄)
清源山上俯瞰泉州市。(人民网记者 薛婧摄)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碧霄岩景区内。“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为摩崖浮雕,作长方形石龛,高3米、宽5米。“三世佛”并排结跏坐在仰覆莲花座上,中尊为现在佛(释迦摩尼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药师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阿弥陀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土蕃式样。

公元1369年由于民族的反抗,朱元璋信奉的汉族推翻了蒙古族,自古多元宗教文化并存的泉州人民聪明的用泥土和稻草还有石灰把三尊袒胸露背的喇嘛教佛像修建成为汉传佛像保护下来。直至1988年由于暴风雨,右边的佛像掉落一角露出了半边肩膀,由于文物保护单位逐级上报,政府批准了对佛像进行复修,就在进行复修的时候见证历史的时刻来到了,经过去除泥土,三尊700年前的“三世佛”展现在人们眼中,佛像的历史更加久远了。1988年12月,市政府拨出专款兴建“三世纪”石雕造像的保护工程,在临崖坡地的原址兴建,于1991年8月竣工。同年报请并批准成为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清源山碧霄岩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石刻)造像,对藏汉文化交流及西夏人(党项)在元代活动有重要学术价值。

海上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友好之路、对话之路、文化之路。通过清源山藏传佛教(喇嘛教)“三世佛”的历史保留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海纳百川的一个起点,自古就是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平共处、和谐相处。

瑞像岩,位于碧霄岩东侧,北宋元右二年(1086年)依天柱峰山石雕刻“释迦瑞像”立姿,高4.4米。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建仿木构石室。该岩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奇石扦天,千姿百态。峭壁间有“忘归”、“北门胜概”崖刻。岩室对面为罗汉峰,断岩侧立,形如罗汉,构成十八罗汉朝瑞像奇观。(人民网记者 薛婧摄)

人民网泉州8月19日电 (薛婧)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碧霄岩景区内。“三世佛”是十三世纪以来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为摩崖浮雕,作长方形石龛,高3米、宽5米。“三世佛”并排结跏坐在仰覆莲花座上,中尊为现在佛(释迦摩尼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药师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阿弥陀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土蕃式样。

公元1369年由于民族的反抗,朱元璋信奉的汉族推翻了蒙古族,自古多元宗教文化并存的泉州人民聪明的用泥土和稻草还有石灰把三尊袒胸露背的喇嘛教佛像修建成为汉传佛像保护下来。直至1988年由于暴风雨,右边的佛像掉落一角露出了半边肩膀,由于文物保护单位逐级上报,政府批准了对佛像进行复修,就在进行复修的时候见证历史的时刻来到了,经过去除泥土,三尊700年前的“三世佛”展现在人们眼中,佛像的历史更加久远了。1988年12月,市政府拨出专款兴建“三世纪”石雕造像的保护工程,在临崖坡地的原址兴建,于1991年8月竣工。同年报请并批准成为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清源山碧霄岩元代喇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石刻)造像,对藏汉文化交流及西夏人(党项)在元代活动有重要学术价值。

海上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友好之路、对话之路、文化之路。通过清源山藏传佛教(喇嘛教)“三世佛”的历史保留见证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海纳百川的一个起点,自古就是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平共处、和谐相处。(薛婧)

下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