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奇的交响曲
●《抗日战争》(全三卷)(王树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人: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以恢宏的笔法和诗人的情怀重审八年抗战的历史,王树增找到了一个全景的精神表达式。《抗日战争》出笔不俗,落墨有声,东亚的历史,欧美的战云,不屈的中华民族,在雄浑的、悲壮的陈述里构成了一部神奇的交响曲。
作者将生命内化在历史的场景里,替无数民族的英魂歌之舞之。这里不再仅仅以单一的视角打量历史,从世界的变化里看中国,又从中国瞭望世界,对法西斯的起源,帝国主义的逻辑,以及中国民众的觉醒与抵抗精神,都有丰富的描述。写正面战场,不隐讳细节;谈后方抗战,显出民众的不可替代作用。不偏袒,拒夸大,少伪饰。平淡里有波澜,曲折中带着宁静之思。在复杂多致的往事间穿梭,悲慨之气,洋溢其间。其人鲜活,其事逼真,其情感人。
《抗日战争》的可贵之处,是以人类的良知处理着诸多历史难题。军事形态、政党政治、国家伦理、民族精神、世界主义……其间涉及领袖、民族英雄、政客、军事家、普通一兵,杂而不乱,舒缓自如,张弛有度。
作者善于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文学家的灵动之笔,敲开一扇扇闭锁的历史之门,叩问那些远去的灵魂。重要的在于,作者一直在一种使命感中苦苦寻求民族文化闪亮之点。从卢沟桥到台儿庄,从延安到太行山,林林总总的人物,斑驳陆离的人生,有着一般史书没有的情感纠葛,而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这种非虚构写作,使一段血染的历史,被个性化的表述所激活,有了立体之感。而中华民族最弥足珍贵的韧性精神,在此得以升华。
2.展现历史人物的无限光芒
●《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杨镰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推荐人:杨平(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
一位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封疆大吏,主政新疆17年,殚精竭虑,以德政深得民心,以平等善待各民族,以智慧调动各民族经营发展确保新疆不失,这就是在开启新疆现代之路的民国新疆第一任行政长官——杨增新。
《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一书,是一部完整研究杨增新与新疆治理的潜心力作。作者在文献的引领下,实地考察,采取考据与分析,叙述与史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杨增新主政和治理新疆的功过成败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作者在近百年的历史时空中对史料的精细拆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留给今人的无限光芒。
人有使命才有作为,杨增新以“勿使新疆断送在我辈手中”作为执政的座右铭,主政17年不辱使命。一是捍卫国家主权丝毫不动摇。杨增新主政新疆期间,大清帝国和沙俄政体瓦解,内忧外患,他严禁外国人在新疆传教,更禁止宗教极端思想传播。一方面对疆独势力坚决打击,另一方面靠谋略在蒙古、哈萨克等各民族的支持下,将阿勒泰收归新疆建制,使中国完整保有六分之一领土。
二是关注民生,兴垦荒地、利用水源、开发资源、普及教育,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在杨新增上呈报告和下达的指令中,有着诸多感人的关注民生、杜绝贪腐的指令,各族人民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三是各民族平等善待,和谐共处。对待各民族一视同仁,强调各民族共同点,以“知廉耻,识礼义”训词,教化百姓,让中华文化精神作为各民族的共识,由此出现了各民族同舟共济的和谐景象。
作为一位乱世中的封疆大吏,心中有国家,一心为民生,他的事迹值得尊崇,流芳千古,感召后人。
3.以“大变局”的眼光打量晚明史
●《晚明大变局》(樊树志著 中华书局)
●推荐人:祝晓风(《读书》杂志执行主编)
樊树志先生研究明史已有半个世纪,专力于晚明史亦有20余年。集樊先生晚明史研究之大成的《晚明史》早已于2003年出版。大约与《晚明史》面世的同时,樊先生即开始以“大变局”的眼光打量晚明史。
这本《晚明大变局》的突出特色,是从全球化的大格局观察中国史,又以长时段视野考量中国史内部,如此“纵横交错”的两种眼光,最终勘定了“晚明大变局”惊心动魄的历史图景。书中展示,晚明社会之剧变,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全球化初露端倪,明朝旧有的“海禁—朝贡”体制已被突破,开始卷入全球贸易的大网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受到欧洲人的青睐,晚明中国不自觉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对外贸易的发达,促进了江南市镇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进而开启了思想界的启蒙时代。王阳明心学解放了读书人的思想,造就了文人结社、思想自由的新气象,出现了徐光启等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该书由此认定,“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思想和文化潜源。
全书聚焦于晚明历史的六个方面,前三个方面偏于经济,后三个方面则侧重思想文化,通而观之,该书揭示了晚明“大变局”的两大主题,一曰“对外开放”,二曰“解放思想”。樊先生说过,他把晚明历史当作当代史来写。他回顾晚明历史的“大变局”,除了重新评估晚明史,更期望激发人们对于近代史以至当代史的思考。是耶非耶?读者可以明察。
4.向下看那些模糊不清的灌木丛
●《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加】卜正民著 潘敏译 商务印书馆)
●推荐人:詹福瑞(国家图书馆原馆长)
在诸多的抗战史著作中,《秩序的沦陷》是一部新奇之作。它摒弃了历史著作中常见的宏大叙事模式,不写抗日的主战场,转写沦陷区的“维持会”或“自治会”,着意去描写生活在沦陷区的小人物,甚至是模糊人物。
此书以1937年冬季到1938年春夏抗战早期的江南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五城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日占区在建立县以下基层政权组织过程中的各类人物,尤其是与日本人“合作”的中国地方头面人物,描绘他们的生活,并试图解释这些人与敌合作的模糊不清的意图以及不可知的结局。“历史研究者不能塑造道德准则,也不能制造道德知识”,他的任务就是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个人做出选择的历史情境中,“使事件退回到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状态”,“追问为什么一些中国人选择与日本人一起工作”。基于这样的历史观,作者不是简单地以道德沦丧来谴责“合作”者的贪婪和卖国,而是以同情理解之态度,既记载他们贪财的心理和破坏的影响,也记载了他们无贪财动机以及没有带来破坏性后果的合作行为。
如译者所言,近期二战史研究的热门话题,就是二战期间与占领者“合作”的政权、组织和个人。而小人物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来历史研究的一种趋向。此书恰恰应和了历史研究的这两大新潮,弥补了抗战历史研究宏大叙事的不足,令抗战史更加丰富。
但此书以同情理解的态度描写、分析“合作”者,即中国人普遍憎恨的汉奸,也必然会引来不同的声音,甚至是怒斥。如同此书得以出版是正常的一样,争论自然也是学术界的常态。
5.他者视野里的中国环境史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英】伊懋可著 梅雪琴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推荐人:邹广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光看书名就让人兴味盎然,大象究竟是如何从中国的中原地带一路向南逐渐消失无踪的?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题目。按着伊懋可的说法,在周代时,大象就已经从河南北部退到了淮河北岸。但更为深层的隐喻是:大象的退却折射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关系被打破。英国学者伊懋可所著的这本《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读一读外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分析,也许会对我们具有别样的启示。
伊懋可通过大象的迁徙影射了整个中国古代环境的变迁及其走向。该书读后并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中国“环境史”,更引发我们深思的是:大象为何一步步退出了中原大地?中国千年的农业文明无疑创造了许多辉煌,但在国人引以为傲的发展背后,却是怎样巨大的代价?
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尺度的跨越,在写作方法上的多方面综合,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多角度的比较,这是阅读该书后留给人的鲜明特色。
今天,正视我们为发展所付出的现实环境代价,如何“让大象不再退却”?这也许是阅读本书时我们最祈盼的。培养出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唤醒我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重新找回人与自然的应有和谐,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发展才真正拥有了目的关怀。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