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如何吸引年轻一代?香港学者抢救"岭南绝唱"

2016年01月29日08:27  来源:新快报
 
原标题:用学术提升粤剧,用粤剧传播文化

  ■第一期“粤剧学者沙龙”主讲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

  ■著名粤剧编导梁建忠在沙龙上发言

  古老的粤剧如何吸引年轻一代?“粤剧学者沙龙”的开办或许提供了一条途径

  专栏作者·钟哲平

  岭南文化学者,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喜欢看戏,不太懂戏,也不算痴迷。因为钻得不深,所以有疏离感。没有匠气,只有欢喜。如同隔着河流看彼岸的华灯,和影影绰绰的风流人物。

  传统戏曲渐渐退出主流娱乐的今天,其文化功能则愈为彰显。各剧种都在积极争取年轻观众,随着各地“戏剧进校园”活动逐年开展,如今“看戏”在大学校园里已成了比较有品位的事情。京剧、昆曲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们愿意观看戏曲、谈论戏曲,很大程度是因为推荐、研究这些传统戏曲的学者中,有学生们崇拜的文化名人。在这些文化人身上,年轻人看到了令人尊敬的学术修养,也看到了令人向往的优雅生活。

  在打造文化效应方面,粤剧起步稍晚,似乎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产生粤剧界的文化名人。如何挖掘粤剧的文化底蕴、提高粤剧的文化自信,是弘扬粤剧的重要课题。

  1

  红线女常常到中山大学听课

  岭南学者对传统戏剧戏曲文化的研究历来多有建树。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集中优秀人才打造戏剧精品并进行戏改,提高戏剧的文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戏剧界与学术界的交流。

  好学的红线女就很有代表性。她常常抽空到中山大学听课,向王季思教授请教戏剧文化知识。1956年,红线女在时任市长朱光的引见下,向中山大学冼玉清教授学习《史记》。

  1961年,“岭南词宗” 詹安泰刚刚摘掉右派的帽子,回中大开设了宋代文学史,教室座无虚席。中文系把中间两个座位,留给了马师曾和红线女。

  红线女的成就,与她重视文化学习密不可分。她比一般演员更多了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红线女认为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是讲述苏秦说和六国之事的,因此坐车的大臣应该是苏秦,而不是公孙衍。她演《昭君出塞》后,有历史学家说,汉元帝是驾崩后才谥称元帝的。于是,在后来的演出中,汉元帝就改称“贤帝”。

  2

  香港学者抢救“岭南绝唱”

  红线女的好学是粤剧艺人的自我提升。而香港学者对地水南音的抢救、整理,则显示了学者对民间曲艺的重视。

  香港地水南音瞽师杜焕在自传式南音《失明人杜焕忆往》中唱到:“我本人有三不幸,一不幸自小家贫,二者幼年惨做个失明人,三者因近来世上个个唔中意南音,时世唔同无人帮衬。”

  杜焕唱这首曲的时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追溯的是三四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南音已经“无人帮衬”,到了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台取消中乐节目,地水南音更成为岭南绝唱了。要不是1975年香港荣鸿曾博士请杜焕到富隆茶楼演唱南音,录下42小时的杜焕绝唱,如今我们已听不到这样磅礴苍凉的时代悲歌。杜焕的歌声唱出坎坷人世,唱出时代更迭,录音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命名为“绝世遗响”系列,成为香港文化瑰宝。

  香港中文大学灌录的岭南绝唱还有润心师娘演唱的南音《叹五更》和银娇师娘演唱的粤讴《桃花扇》。他们是专门到老人院里把两位师娘请来录音的。录音时,当时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资料馆馆长余少华说,他被失明的师娘们年迈而苍越的声音深深震撼。

  3

  历史系教授拜师学南音

  对于濒临失传的艺术,一个有心人要做的不仅是研究,还要“躬行实践”。

  2010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拜著名粤曲演唱家、平腔南音传人陈丽英为师,学唱南音、粤曲。

  程美宝早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时,曾跟粤乐名家王粤生学唱粤曲。后来她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漂洋过海,念念不忘乡音。程美宝的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为了更贴近研究课题的地缘关系,她选择到广州工作。程美宝读过一本嘉庆年间的文人笔记《常惺惺斋日记》,里面有不少关于广府南音的记录,令她好奇又神往。此后,程美宝在研究华南区域文化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木鱼书及南音、粤讴曲本。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程美宝认为研究历史不能只翻故纸堆,而应带着理解之情去寻找被尘封的人类情感的碎片。她很喜欢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一句话:“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比如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就应该听粤曲、唱南音。程美宝说:“对表演艺术来说,并不能简单地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态度来对待。听闻甚至理解某些曲艺之道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我们的嘴皮、声带,以至全副身心将之付诸实践,却非一朝一夕之事。曲艺之道,是需要躬行实践的。”

  师傅陈丽英对程美宝说:“唱南音,要有十年窗下无人问的心态。”在拜师仪式上,陈丽英赠给程美宝一本手抄本南音《闵子骞御车》。程美宝深深觉得,一个学者能在民间艺人的土壤上接受系统的传授,是一种幸运。她说:“我每次上课,都有一种 ‘闻过即喜’的喜悦。老师常指出我的唱段还欠 ‘一粒米’的距离,就是这‘一粒米’,足以使我在下课回家的路上,细细琢磨。”

  4

  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粤剧

  可喜的是,如今像程美宝那样热爱、关注粤剧粤曲的学者越来越多。他们或从非遗保护,或从历史传统,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粤剧、评论粤剧,均取得了一定学术成果。知识分子群体也成为和年轻人群体一样,又一个粤剧界需要“争取”的群体。

  研究粤剧的学者总的来说数量不多,掌握的资源也有限,他们很希望能和同行及粤剧界人士多交流,互通有无。而粤剧也需要这些学者的专业知识,从内容和思想上提高粤剧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有感于此,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中国粤剧网近日主办了一个“粤剧学者沙龙”,宗旨是搭建平台、资源共享,让高校师生、戏剧评论家、戏剧工作者、表演艺术家共同交流,探讨粤剧,传播岭南文化。

  “粤剧学者沙龙”的口号是“传播,是最好的保护”。挖掘历史,保护传统,不是为了抱残守缺,而是通过连绵延续的传播、交流、激扬,让粤剧文化瑰宝焕发生机,不断创造经典。沙龙每期围绕一个话题,以学术探讨为主,穿插鉴赏活动,一人主讲,若干人参与讨论。围坐畅谈,全程录影。

  5

  首期“粤剧学者沙龙”气氛热烈

  首期“粤剧学者沙龙”于1月25日在大学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举行。瑞雪之后,粤韵飘扬。沙龙海报运用了传统粤剧雷神的脸谱,寓意沙龙如一记春雷,响亮岭南大地。第一期沙龙主题是《新编粤剧的“过度戏剧化”》。主讲人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戏曲史、古代小说史的研究。

  董上德教授从三方面展开阐述:新编粤剧的“过度戏剧化”现象;“过度戏剧化”与“强化戏剧性”的区别;古人强化戏剧性的可贵经验。席间,参与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的年轻编剧们,就“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展开了热烈的谈论。著名粤剧编导梁建忠从保护剧种特色的角度阐述了创作“适度”的重要性,人少戏多,编剧应该留给演员灵活的表演空间。粤剧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恰恰要凸显自己的特色,要“化他为我”,不能“化我为他”。第一期“粤剧学者沙龙”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中富有学术味。嘉宾们说,参加沙龙获益匪浅,没想到粤剧也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没想到学术活动也可以这么有趣。

(责编:欧兴荣、林露)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