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剧作为何过了400年还历久弥新,《牡丹亭》为何能进入不朽著作的殿堂?今年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去世400周年,由上海图书公司主办的海上博雅讲坛第100期,特邀香港中华学社社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以“汤显祖与昆曲的纠葛”为题演讲,分享他在汤显祖研究领域的心得。
汤显祖生前曾两次肖像写真
著名学者郑培凯是汤显祖研究专家,不久前,他刚在上海图书馆以《汤显祖与牡丹亭的前世今生》为题进行演讲,这一次,他则围绕“汤显祖与昆曲的纠葛”,而郑培凯的《汤显祖戏梦人生与文化求索》 也是今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学周的重点书目。
生活在明代,汤显祖长什么样子?郑培凯说,我们不是太清楚,有一幅存世肖像图,应该是最接近的。据记载,汤显祖生前两次由画师替他写真,一次在南京,另一次在明万历36年,遂昌县聘请画师到他家临川去写真。红学家俞平伯收藏的画像出自清道光18年,江都陈作霖临摹,它的真本可能是前两幅中的一幅。正是这幅肖像,让400年后的世人目睹汤显祖的真容。
不过,郑培凯指出,汤显祖的像比较混乱。比如做版画的,画得有点像鲁迅,出了邮票又像苏东坡。“汤显祖家乡给他立了个像,我觉得像司马迁; 他当县令的地方,浙江遂昌也给他立了个像,这个非常威武。”郑培凯说,其实汤显祖应该是一个柔弱的人。因为他自己都讲,他身体比较小。
郑培凯自己收藏了一个汤显祖的木雕像,“这个大概没有人看到过,我把它请回家了,我觉得这可能比较像他老年时候的样子吧”。
《牡丹亭》文本曾被批不合音律
郑培凯指出,在过去讨论戏曲创作时,常有人批评汤显祖的著作是“案头之书”,而非“筵上之曲”。
当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写完以后,他的朋友就开始唱,唱的是昆腔。当时一些明末的文人,说汤显祖的剧本写得好,可是认为文本不谐音律,不合乎演出的标准,这其实是批评。“不谐什么音律呢,大家说不谐苏州人的音律。”而比汤显祖更晚的李渔等内行,虽然夸汤显祖写得好,但批评它让人看不懂。
历史上,沈璟、王骥德、冯梦龙等都曾为了合于音律、演唱,而对汤显祖的《牡丹亭》文本进行过修改。
当天专程赶来的“昆曲王子”张军坦言,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曾经唱了修改过的“大白话文明版”《牡丹亭》,如今汤显祖的经典性被日渐重视,词又“改了回来”,张军之前刚刚结束园林版《牡丹亭》第210场的演出,唱的依旧是汤显祖400年前的原词。“到了21世纪,人们终于明白,灌注所有心血写的词,就是最好的样子。”郑培凯说。
郑培凯认为,研究《牡丹亭》文本修改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是个有趣的话题,无论前人有何争议,汤显祖的作品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女性心理和女性意识,适合舞台表现,而且富有超越性,明清时期不少《牡丹亭》的女性粉丝认为汤显祖写出了她们的心里话。
“《牡丹亭》超越生死,是艺术超越现实,现在我们又开始演《临川四梦》,昆曲复兴本身也是中国表演艺术审美想象的极致,它为中国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发现了文化认同的契机。”郑培凯认为,这也是现在重新解读汤显祖作品的意义所在。
(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