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情史曝光:四段感情史曾兩次“倒插門”【3】--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李白情史曝光:四段感情史曾兩次“倒插門”【3】

2013年05月07日13:5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對這段感情挫折,李白老師很介意很在意,可以說恨得牙痒痒。一則估計是自尊心很受打擊,二則估計是劉姑娘沒責任感,扔了兩個孩子不管。

  因此,李白對這位劉姑娘說狠話了,在《雪饞詩贈友人》這首詩裡,寫詩說她“猖狂”、“淫昏”,什麼難聽的話都罵出來了,還把她比作呂后、妲己、秦始皇他老媽,反正歷史上哪個女人最壞,就拿哪個來比喻劉姑娘。

  這是一場很不愉快、也很沒風度的分手,估計是劉姑娘在人前說了李白老師很多壞話,才引起李白反彈的。郭沫若老師也是這麼猜測的。

  到李白四十二歲那一年,時來運轉,唐玄宗召他進京,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呢,我們的李白老師惦記著這個傷害過他的女人,於是寫詩《南陵別兒童入京》,有這麼四句曰:“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罵她是朱買臣那位見識短淺的老婆,姓劉的,你瞧瞧,我如今出息了,你后悔了吧!這個“仰天大笑”有部分就是針對劉家姑娘的。

  然而,李白對她真的隻有恨嗎?

  反省:寫詩歌替前任女朋友辯解

  作為大唐帝國最高級別的文化人,李白畢竟還是有些反省精神的,反省就是文化的精髓之一。

  對於此次分手,李白也反省過自己的生活態度,一首名為《贈內》的詩這樣描述他們的夫妻生活:“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與李白婦,何如太常妻”。說得好聽,李白是醉仙,說得難聽,是酒鬼。一個女人嫁了個酗酒的男人,無論怎樣都是她的不幸,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爛醉如泥,哪裡還有時間跟女人恩愛相守。

  解釋一下“何如太常妻”這句,東漢的周澤任朝廷的太常,他是朵奇葩,工作用力過猛,根本不問家裡人死活,老婆可憐巴巴地來辦公室找他,他居然勃然大怒,將老婆扭送司法機關,說她干擾工作。

  李白覺得這樣反省還不夠深刻,於是以前任女朋友的口氣,寫了一封分手信,名曰《去婦辭》。在這首詩裡,那些難聽的謾罵沒有了,隻有女方的哀怨憤怒和無奈,越是寫得真切,就越見男方的體貼。

  女方每天晚上守著空枕想著男方,哭得“枕席生流泉”,最好的青春,最美好的容顏,男方沒有去欣賞,等到男方歸來如何呢?“及此見君歸,君歸妾已老。”不在最美的時候守候,這就是不珍惜不尊重女方的青春和美。

  “歲華逐霜霰,賤妾何能久。”歲月像霜雪一樣摧折我,這樣的日子裡還能熬多久,趕緊地趁著自己還不是太老,再找個相愛的人去?守吧。

  李白對劉氏恨得牙痒痒的,然而,他在替女方寫的分手信裡,卻也將女方同樣恨得牙痒痒的心態寫得栩栩如生:“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回頭看看老公的妹妹,大家都是女人,於是嫂子很真誠也很氣憤地提醒小姑子一句:“以后吸取嫂子的教訓,嫁人千萬不要嫁給像你哥哥這樣德行的男人。”

  李白在這裡,完全將自己替換成女方,每替她說一句,每替她哭一聲,就是鞭撻自己一次,反省自己一次。

  失戀后的李白,一面是憤怒,責備,一面卻是自責,愧疚。前者是最原始的狀態,而后者則是前者的轉換,升華,隻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問題,自己才能得到解脫。設定自己“有罪”,才不會覺得自己無辜,才會減輕痛苦。

  所謂的好聚好散,其實只是一句體面話,我們知道,李白更知道。

(來源:廣州日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