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龍出身農村,已經38歲
追逐理想
興趣成信仰著力推廣傳統文化
參與影視表演,給影視、戲劇作品做禮儀指導,對現在的張曉龍而言,已經不再是“生活的工具”。沒有經濟方面困難的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研究國學精髓,傳承古典文化,這是他現在的信仰,但他發現,想要推廣傳統文化隻能“曲線救國”。
在張曉龍看來,傳統文化是非常脆弱的。他走過國內很多地方,也看到不少地方現在都很重視傳統文化,每年都做各種傳統節慶,祭孔、恢復韶樂等等。但是他認為,這種類型的表演對傳統文化的推廣並沒有效果。“很多老百姓聽說有韶樂表演,因為孔子說過‘聞韶樂三日不食肉味’,於是都跑去聽,結果聽完就說‘哎呀媽呀,太難聽了,我以后再也不聽了’。這樣的傳承就不應該有,傳統文化就這麼被殺死了,有能力傳承就做,沒能力就不要做。”張曉龍說。
因為“每個朝代有不同的審美,環肥燕瘦各有所愛”,所以張曉龍認為:“現在推廣傳統文化,隻能用現代人能接受的方式。”
古典音樂家哈輝所推廣的《新雅樂》正是符合張曉龍理念的作品,這是一種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將古代的詩詞歌賦、禮儀形象整合起來的新的舞台表演形式。張曉龍欣然應邀擔任《新雅樂》總導演。
“傳統文化也要包裝,觀眾才會覺得原來傳統文化這麼好聽、這麼美,從此邁入傳統文化的大門。”張曉龍還表示:“《新雅樂》只是個突破口,要做的工作還很艱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 | ![]() |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